劉好仃站在辦公室窗邊,手裡端著一杯剛泡好的茶,看著樓下新來的幾個年輕人正一邊說笑一邊往廠區走。他們穿著乾淨的白襯衫,手裡拎著包,眼神裡透著一股子新鮮勁兒。
“這幫人一來,咱們這兒可熱鬨嘍。”小張不知什麼時候湊了過來,語氣中帶著點調侃,“我猜他們以為咱們是科技公司呢。”
劉好仃笑了笑:“那也得讓他們知道,咱們雖然是玻璃廠,但乾的是技術活。”
自從展會上簽了幾筆訂單後,廠裡的氣氛就不一樣了。訂單量上來了,任務重了,人員也得跟上。劉好仃心裡明白,光靠現在這幾個人撐著,遲早會出問題。於是他拍板決定:招人!
這一周,廠裡像是臨時改成了人才市場。每天都有人來麵試,會議室從早上到晚上就沒空過。為了提高效率,劉好仃專門組織了一次核心成員會議,把每個人的擅長領域寫在黑板上,再根據崗位需求分配評分標準。
“記住啊,”他在會上敲了敲黑板,“咱們要的是能乾活的人,不是簡曆好看的人。”
大家紛紛點頭,有人還偷偷記筆記。結果第二天,行政那邊騰出了兩間辦公室,錯峰安排麵試,效率一下子提上來不少。
就在麵試前夜,劉好仃翻看最後幾份簡曆時,一份名字讓他停了下來。那是廠裡以前的一位質檢員,幾年前因為一次質量爭議離職了。當時事情也沒鬨大,但印象挺深的。
他盯著屏幕看了會兒,沒說話,隻是默默地在係統裡給那份簡曆加了個星標。
第二天麵試,那位老員工果然來了。穿著整潔,神情平靜,進門就衝劉好仃點了點頭。
“好久不見。”劉好仃遞了杯水過去。
“是啊,幾年沒見了。”對方接過杯子,語氣很穩,“聽說你們現在搞智能玻璃?”
“嗯,不光智能,還得實用。”劉好仃笑著,“你要是有興趣,咱倆可以聊聊。”
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劉好仃起身送他出門,回來的時候臉上帶著笑意。
“怎麼樣?”小張問。
“挺靠譜。”劉好仃點點頭,“明天讓他先試試。”
招聘順利推進的同時,第一批新人也陸續報到了。市場部來了兩個小夥子,研發組添了三名技術人員。一時間,廠裡多了幾張陌生麵孔,連食堂都熱鬨了不少。
不過熱鬨歸熱鬨,問題也跟著來了。
市場部的新同事第一天上班,就被一堆客戶資料搞得暈頭轉向。那些資料全是紙質的,分類也不統一,想找一個客戶電話得翻半天。
“劉哥,這些資料能不能電子化一下?”新人小林一邊翻一邊問。
劉好仃看了看堆在桌上的文件夾,歎了口氣:“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這樣吧,我陪你一起整理。”
於是接下來幾天,劉好仃親自帶著小林和另一位新同事,把資料按區域、產品類型、合作時間做了個簡易索引手冊。雖然比不上專業的數據庫,但至少找起來快多了。
“這下方便多了。”小林翻著手冊笑著說,“我還以為第一天就得被資料淹死。”
“慢慢來。”劉好仃拍拍他的肩膀,“咱們這兒節奏快,但節奏快不代表不能踏實做事。”
除了整理資料,為了讓新人儘快上手,劉好仃還特意安排了三天的產品知識培訓。由研發骨乾輪流授課,講產品原理、應用場景、常見問題處理方法。
培訓期間,有個老員工私下找到劉好仃,皺著眉頭說:“劉哥,你說教這麼快,他們真能學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