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三號生產線的控製櫃前,手裡握著一把螺絲刀,眼神卻盯著那塊剛拆下來的舊電路板。燈光從頭頂打下來,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在金屬外殼上晃動。
“這接口……不太對勁。”小陳蹲在他旁邊,指著一塊邊緣發黑的地方,“跟說明書上的圖完全不一樣。”
劉好仃沒說話,隻是低頭比對著手裡的圖紙和實物接線圖。他皺了皺眉,又抬頭看了看表——淩晨一點零七分,距離夜班結束還有不到四個小時。
“彆管說明書了。”他說,“咱們自己畫。”
這句話像是一個信號,整個小組立刻忙碌起來。有人翻出舊設備的線路圖,有人開始用萬用表測電壓,還有人乾脆搬來了投影儀,把接線圖放大到牆上,方便大家對照。
“劉哥,這個顏色線是不是應該接到這兒?”老李舉著手裡的紅色線頭問。
“沒錯,就是那兒。”劉好仃點頭,“但得注意順序,先接主電源再接控製回路。”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車間裡除了工具敲擊聲和偶爾的指令交流外,幾乎聽不見彆的聲音。大家都明白,這是關鍵的一環,換一塊新電路板不難,難的是讓它真正“活”過來,和整條生產線配合無誤。
“好了,通電試試。”劉好仃拍了拍手。
開關一按下去,機器發出輕微的嗡鳴,儀表盤上的指示燈一個個亮起,顯示正常。
“成了!”小林忍不住喊了一聲。
“噓——”劉好仃做了個手勢,“還沒完呢。”
他走到控製麵板前,輸入了一組測試代碼,屏幕上跳出了運行狀態的數據流。他掃了一眼,眉頭慢慢舒展開來。
“沒問題。”他轉身對大家說,“接下來是流程優化環節,都打起精神來。”
早上六點,天還沒完全亮,車間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工人。有人打著哈欠,有人還在揉眼睛,但也有人已經擼起袖子準備開工。
“昨晚熬了一宿?”李師傅接過劉好仃遞來的水瓶,一邊擰開一邊問。
“差不多吧。”劉好仃笑了笑,“不過電路板搞定了,今天重點是流程調整。”
“流程?你們不是已經改過一輪了?”
“改一次不夠。”劉好仃指了指三號線的方向,“昨天發現了一個問題,有些測試環節其實可以合並進行,能省不少時間。”
“哦?那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安排。”李師傅喝了口水,“不過你可得小心點,有些人可不是太願意配合。”
劉好仃點點頭,心裡明白他說的是誰。
果然,剛進車間不久,就聽到有人嘟囔:“又是新流程?就不能讓我們歇兩天?”
劉好仃沒有搭理,而是直接走到操作台前,拿起話筒:“各位,今天我們要試一個新的調試方法,壓力測試和密封性測試同步進行。”
“啥?這不是行業裡沒人這麼乾嗎?”有人大聲問。
“我知道。”劉好仃語氣平穩,“但數據告訴我們,這兩項測試的結果高度相關,分開做等於重複勞動。”
“萬一出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