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衝進3號線時,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機油與金屬摩擦後的焦糊味。水溫表的指針還在微微顫抖,像在訴說著它的不安。幾個工人圍在冷卻係統旁,有人低聲嘟囔著什麼,也有人乾脆蹲在地上,臉上寫滿了焦慮。
“情況怎麼樣?”劉好仃一邊脫外套,一邊問站在控製台前的小王。
小王擦了把汗,語氣急促:“剛穩定下來不到十分鐘,溫度又往上躥了0.5度。維修組說可能是散熱器堵塞,但拆開一看又沒發現明顯異物。”
劉好仃皺了皺眉,走到設備前仔細看了看散熱口的位置。果然,那裡積了不少灰塵和細碎玻璃渣,像是被風吹進去後日積月累堆積起來的。他用手指輕輕一刮,黑乎乎的一層便掉了下來。
“這不是小事。”他說,“這些雜質會影響散熱效率,時間久了會加速設備老化。”
正說著,對講機裡傳來調度室的聲音:“劉哥,1號線剛剛也報了個異常,說是切割台震動過大,懷疑是軸承鬆動。”
劉好仃心裡一沉,交貨期隻剩48小時,現在生產線一個接一個出問題,簡直是雪上加霜。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對小王說:“通知所有班組長,十分鐘後到會議室開會。另外,讓質檢部抽調人手,先把3號線的問題數據整理出來。”
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再安排兩個人去倉庫看看,備用零件還剩多少。”
小王點頭跑開,劉好仃則留在現場繼續觀察冷卻係統的運行狀態。他蹲下身,用手電照了照管道內壁,果然發現幾處鏽跡斑斑的地方。
“老張呢?”他問旁邊的工人。
“剛才去換工具了。”
劉好仃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灰,心想:今天這仗,不好打。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得像是能擰出水來。各條線的負責人圍坐在桌邊,手裡都拿著記錄本,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擔憂。
“各位,”劉好仃開口,聲音不大,卻格外清晰,“我們現在麵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冷卻係統不穩定,二是切割設備頻繁故障。這兩個問題必須同時解決,否則交貨期肯定保不住。”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我決定成立兩個應急小組,一組負責搶修設備,二組負責調整生產流程。誰願意帶隊?”
話音剛落,老張就舉起了手:“我帶技術組處理設備問題,沒問題。”
“好。”劉好仃點頭,“那另一組由我親自帶。”
接著,他開始分配任務:“小王負責協調備件調運;老趙你帶人檢查其他生產線的冷卻係統,防止類似問題擴散;剩下的,全部回崗位待命,隨時準備配合調整。”
就在大家準備散會的時候,一名年輕的維修工突然插話:“劉哥,我在檢查3號切割機的時候聽到點奇怪的聲音,有點像齒輪卡殼,但不確定是不是錯覺。”
劉好仃眼睛一亮:“具體位置在哪?”
“靠近傳動軸那一側。”
劉好仃立刻起身:“走,帶我去看看。”
到了現場,劉好仃親自蹲下身,耳朵貼近設備外殼,閉上眼仔細聽了聽。果然,細微的哢噠聲斷斷續續地傳了出來,像是某個部件在運轉中偶爾卡住。
他站起身,對身邊的維修工說:“先彆急著拆機,先做一次全麵檢測。如果真是傳動軸的問題,那說明設備內部已經出現磨損,不是簡單清理就能解決的。”
正說著,手機又響了起來。
是采購部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