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辦公室窗前,手裡拿著一份剛收到的客戶反饋報告,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了一點弧度。窗外陽光正好,玻璃廠的生產線忙碌而有序,機器運轉的聲音像是某種節奏感極強的背景音樂。
“劉哥!”小李推門進來,手裡抱著一遝打印出來的數據表,“最新一周的物流和售後反饋出來了,整體情況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
劉好仃接過表格翻了幾頁,點頭道:“看來咱們這回是真穩住了。”
小李一邊喘著氣一邊興奮地說:“您看這個中東客戶的評價,說我們的運輸溫度控製得特彆精準,連他們那邊最挑剔的建築商都挑不出毛病。”
“還有這邊。”他指著另一欄,“迪拜服務中心的響應速度已經穩定在24小時以內了,比之前快了一半不止。”
劉好仃笑著把報告合上:“乾得不錯。不過彆高興得太早,這才剛開始呢。”
“明白明白。”小李連連點頭,“就是想跟您彙報一下,大家都挺有勁兒的。”
確實如此。這一周以來,整個團隊像是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物流方麵,那家深圳龍崗的小物流公司表現出了驚人的靈活性和執行力。不僅迅速調配了更多集裝箱資源,還主動提出為幾個高溫地區的訂單加裝額外溫控設備,確保貨物安全送達。
售後服務方麵,培訓過的員工也逐漸展現出成效。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配件供應效率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評分一路飆升。更彆說那個對產品附加功能讚不絕口的國家,已經開始主動聯係公司,詢問是否可以定製更多相關服務。
劉好仃知道,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從第85章開始,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結果。
“下周三有個線上客戶交流會。”小李繼續彙報,“歐洲那邊有幾個大客戶想了解我們接下來的產品規劃。”
“安排吧。”劉好仃點頭,“讓他們看看我們最新的幾款玻璃樣品,尤其是那個耐高溫、抗紫外線的新品。”
“聽說已經在迪拜那邊試用了?”
“沒錯,效果很好。”劉好仃眼神裡透出幾分自豪,“那邊的建築商說這種玻璃用在幕牆上的時候,室內溫度比普通玻璃低了將近五度。”
小李聽得眼睛發亮:“那不是正適合中東那種天氣嘛!”
“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賣點。”劉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回頭你去跟市場部的人碰一下,看看能不能做一期專題宣傳。”
幾天後,這場線上交流會如期舉行。會議室裡坐滿了人,甚至還有幾位臨時搬來椅子擠在角落的年輕員工。
屏幕上,歐洲客戶一個個露臉發言,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興趣。當看到新產品的測試視頻時,有人甚至忍不住發出驚歎聲。
“這款玻璃的隔熱性能太出色了。”一位德國客戶說道,“我們在柏林做過對比實驗,你們的產品在節能方麵的表現遠超同類競品。”
“謝謝。”劉好仃微笑回應,“我們一直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理念,這次新品的研發也是基於大量實地調研和客戶反饋。”
會議結束之後,大家的情緒明顯高漲。有人提議晚上一起聚個餐,慶祝一下最近的成績。
劉好仃沒有反對,但也提醒了一句:“彆喝太多,明天還得開會。”
當晚,工廠門口的一家小餐館熱鬨非凡。桌上擺滿了各種炒菜和啤酒,大家舉杯暢飲,談笑風生。
“我以前真沒想過,有一天我們還能把玻璃賣到迪拜去。”一個老工人感慨道,“那時候天天加班,累得不行,還不知道值不值得。”
“現在不就知道了?”旁邊的人笑著接話,“咱這玻璃可是在太陽底下也能鎮定自若的那種。”
笑聲一片。
劉好仃坐在角落,看著這群熟悉的麵孔,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滿足。他知道,這份成績來之不易,但更重要的是,它證明了他們這支原本不起眼的團隊,真的能做成一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