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收尾時,劉好仃注意到評分表末尾有一欄“擴展性評估”,幾乎沒人填寫。他想了想,也沒說什麼,隻是默默記在心裡。
選好軟件後,就是聯係廠商做本地化適配。
劉好仃約了廠商那邊的技術代表,視頻通話裡對方是個年輕小夥子,穿著格子襯衫,一臉程序員標配的表情。
“我們希望能在數據庫字段命名上做一些調整,方便後續對接。”劉好仃開門見山。
“抱歉,我們默認使用通用模板部署,字段名是固定格式,不能改。”對方語氣很堅定。
“但我們現有的exce報表結構跟你們的字段不一致,每次導入都要手動調整,效率很低。”劉好仃解釋道。
“可以培訓員工適應我們的係統。”對方聳肩。
劉好仃笑了笑,沒急著反駁,而是打開屏幕共享,把工廠目前使用的幾張典型報表展示出來:
“你看,這是我們日常的數據格式,如果能按這個結構來做數據庫字段,員工上手更快,出錯率也會降低。”
對方皺眉看了看,似乎有些動搖。
“我們這邊願意簽長期合作意向,”劉好仃趁熱打鐵,“如果你能幫我們做定製開發,未來還會有更多項目。”
視頻那頭沉默了幾秒,小夥子點點頭:“我可以向技術部門反饋一下,看看能不能安排進下一批定製名單。”
“那就拜托了。”劉好仃笑著比了個ok的手勢。
掛掉視頻後,他鬆了口氣,心裡踏實了不少。
不過臨走前,那位代表隨口提了一句:“上次東莞那邊一家玻璃廠,也是類似要求,我們給他們做了字段適配。”
劉好仃耳朵一動,立刻問:“哪家廠?”
“忘了名字了,好像是‘明輝’還是什麼的。”
劉好仃沒再多問,但心裡已經開始琢磨:同樣是玻璃廠,他們是怎麼做的?有沒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他回到辦公室,打開筆記本,翻到最新一頁,寫下幾個關鍵詞:東莞玻璃廠、字段適配、長期合作。
然後合上本子,伸了個懶腰。
“搞定第一步了。”他喃喃自語。
窗外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車間的燈光依舊亮著,遠遠望去,像是一排溫暖的星星。
他站在窗前,望著那些熟悉的設備,心裡想著:管理係統的搭建隻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但隻要一步步來,總能走通。
他轉身收拾東西,準備下班。
可就在他拉上門的一瞬間,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幾台編號末尾帶有“x01”標識的設備,到現在還沒查清楚它們到底是做什麼的。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