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進廠區,玻璃切割機嗡嗡作響,工人們穿梭在流水線之間。劉好仃站在辦公室門口,手裡握著一份文件,眉頭微皺。
“展會籌備的事得儘快落實。”他自言自語道,轉身走進辦公室,撥通了小張的電話。
“小張,今天上午十點,會議室集合,籌備組的人一個都不能少。”
“啊?又開會?”電話那頭傳來小張略帶疲憊的聲音,“劉哥,咱們昨天不是剛開完會嗎?”
“昨天是市場分析,今天是具體執行。”劉好仃語氣堅定,“彆廢話,帶上筆記本。”
掛斷電話後,他拿起桌上那份剛剛整理好的《展會籌備任務清單》,上麵密密麻麻列著各項準備工作:宣傳資料、樣品打包、展位設計、人員分工……每一條都像是懸在他頭頂的一根細線,稍有不慎就可能崩斷。
會議室裡,氣氛比想象中緊張。
“大家辛苦了。”劉好仃一進門就開口,“從今天起,我們正式進入國際展會籌備階段。這是咱們第一次走出國門參展,必須全力以赴。”
“劉哥,這事兒可不小啊。”阿輝撓了撓頭,“我連展台怎麼搭都不知道。”
“我也不太懂。”林琳小聲說,“我在學校學的是數據分析,不是展會策劃。”
“沒關係。”劉好仃笑了笑,“不懂可以學,關鍵是態度要認真。”
他走到白板前,寫下三個大字:“設計組”、“物料組”、“外聯組”。
“設計組負責展位視覺和宣傳冊設計;物料組負責樣品準備和包裝運輸;外聯組則負責與展會主辦方溝通協調。每個組我都安排了負責人,有問題隨時彙報。”
“劉哥,”小陳舉手,“聽說隔壁東莞有個廠也去同一個展會了,會不會撞車?”
“哦?”劉好仃挑眉,“哪個展會?”
“德國漢諾威工業展。”小陳翻了翻手機,“他們好像已經提前半年報了名。”
“那就更要抓緊時間了。”劉好仃點頭,“咱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會議結束後,各小組迅速展開工作。
設計組的李老師帶著兩個年輕人開始修改宣傳手冊。原本老舊的英文版本被徹底推翻,新內容由本地職業技校的外語係老師協助翻譯校對。
“這個強度測試報告得重點突出。”李老師指著一頁數據,“這是我們產品的核心優勢。”
“老師,您覺得我們的參數怎麼樣?”劉好仃遞上技術文檔。
那位外語係老師接過一看,驚訝地說:“這個玻璃抗壓強度居然比歐洲標準還高?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工藝優化加材料升級。”劉好仃笑著答,“不過這些細節不用寫進手冊裡,客戶更關心結果。”
與此同時,物料組正為樣品打包發愁。
“這玻璃太薄了,一不小心就碎。”林琳看著一堆成品直搖頭,“物流公司報價太高,而且還不保證溫控。”
“彆急。”劉好仃拉來倉庫管理員老王,“咱們先試試自己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