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多功能廳門口,看著一排排已經坐滿的椅子,心裡踏實了不少。昨晚報名截止的時候,總人數突破了一百人,比他預想的還要多。他低頭看了看手表,六點四十五分,比賽正式開始還有十五分鐘。
“小王呢?”他問旁邊的李師傅。
“剛去檢查評分表了。”李師傅一邊說,一邊調整著桌子上的計時器,“這玩意兒昨天晚上充過電沒?”
“充了。”劉好仃拍拍那台設備,“不過你再檢查一遍也行。”
他們現在麵對的是一場全廠範圍內的技能競賽,涉及玻璃切割、質檢、設備操作三個組彆。每個項目都有明確的操作流程和評分標準。為了確保公平公正,劉好仃特意安排了監督小組,每組兩名成員,負責記錄選手表現並及時反饋異常情況。
七點整,燈光亮起,音響裡傳來開場音樂。雖然不是什麼大型舞台,但整個氛圍已經拉滿了。幾個年輕員工甚至帶來了手機支架,打算直播比賽過程,被劉好仃一眼就發現了。
“你們這是要上抖音啊?”他走過去笑眯眯地問。
“這不是給大家看嘛,順便給參賽的兄弟姐妹們加油。”一個小夥子撓頭笑道。
“可以。”劉好仃點頭,“但彆拍評委的臉,人家還得打分呢。”
說完,他走向主控台,那裡已經擺好了四塊電子屏,分彆對應四個監督區域。每個區域都由一名組長和一名老員工搭檔,負責巡視各自片區的比賽情況。
“劉哥,”小王跑過來遞給他一份文件,“剛才有個選手問能不能用他自己的測量工具,說是更順手。”
“不行。”劉好仃毫不猶豫,“所有工具必須統一發放,否則標準就不一樣了。”
“明白了。”小王記下這一點,又補充道:“還有一個問題,質檢組那邊有人問,如果發現瑕疵是原材料的問題,怎麼算?”
“那就標注清楚。”劉好仃指著屏幕上的評分細則,“如果是操作失誤導致的瑕疵,扣分;如果是材料本身的問題,我們會在複核環節處理。”
小王點點頭,轉身繼續協調其他事務。劉好仃則拿起對講機,對著各個監督點逐一確認情況。
“一號區準備完畢。”
“二號區已就位。”
“三號區有備用工具,隨時可用。”
“四號區……呃,這邊有點問題。”
“什麼問題?”劉好仃立刻警覺。
“好像有個簽名重複了。”聲音從對講機裡傳來,“記錄表上,有兩個名字簽在同一個位置。”
劉好仃皺了皺眉:“哪個監督員簽的?”
“是趙工。”
他心裡咯噔一下。趙工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平時做事也很嚴謹,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先彆聲張。”他說,“我一會兒過去看看。”
說話間,比賽正式開始了。選手們迅速進入狀態,現場頓時熱鬨起來。切割機嗡嗡作響,質檢員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玻璃表麵,設備操作區則是一片緊張有序的節奏。
劉好仃在控製台前站了一會兒,觀察著大屏幕上實時更新的數據。突然,一聲急促的呼叫從對講機裡傳來。
“劉哥!三號區出事了!”
他立刻按下通話鍵:“什麼情況?”
“有一個選手用了非指定焊材,被人舉報了。”
“誰?”劉好仃皺眉。
“是李偉。”
這個名字他記得,前幾天在培訓課上還積極提問過。沒想到今天就出了問題。
“我去看看。”他說完,抓起外套就往三號區趕。
一路上,他腦子裡已經在飛快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不是培訓不到位?還是有人故意違規?
趕到現場時,李偉正站在工作台前,臉色不太好。旁邊站著另一個選手,手裡舉著一張標簽紙。
“你看,這個編號不對。”那人指著焊材上的標識,“我們的規定裡寫得很清楚,隻能用紅色包裝的。”
劉好仃接過標簽一看,果然,這不是規定的型號。
“李偉,怎麼回事?”他語氣平靜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