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倉庫門口,手裡捏著那張泛黃的舊報告。陽光依舊刺眼,但他卻覺得心裡沉甸甸的。紙上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可“未結案”三個字卻像釘子一樣紮在他腦子裡。
他轉身回到辦公室,把報告攤在桌上,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下幾個關鍵詞:設備漏電、人員觸電、封存記錄。
“這事兒得徹底查清楚。”他喃喃自語。
李姐端著水杯進來,看到桌上的紙,愣了一下:“這是哪兒來的?”
“倉庫角落裡撿到的。”劉好仃抬頭看了她一眼,“三年前的事了。”
李姐沒說話,隻是輕輕歎了口氣。
“現在我們做的這些事,其實早該做了。”劉好仃語氣平靜,但眼神堅定,“彆讓曆史重演。”
當天下午,檢查組再次集合。這次的任務是全麵排查隱患,分類整改。
第一站是生產線a區。這裡的高溫管道裸露在外,雖然員工們都習慣了,但劉好仃知道,這種地方最容易出事。
“老周,紅外測溫儀帶來了嗎?”他問。
“帶了!”電工老周應了一聲,從工具包裡拿出儀器。
幾秒鐘後,屏幕上跳出了數字:138c。
“超過安全標準了。”劉好仃皺眉,“這個溫度,手碰上去會立刻起泡。”
他立刻安排人用黃色警示帶圍住區域,並貼上警告標識。
“今晚之前,必須加裝隔熱防護層。”他說,“不然明天誰也彆開工。”
大家都知道他是認真的,沒人敢多說什麼。
檢查繼續進行。到了一台切割機前,李姐突然指著地上說:“等等,這油漬……是不是新鮮的?”
劉好仃蹲下身,用手指輕輕一抹,果然有些滑膩感。
“最近有沒有維修過?”他問旁邊的技工。
“上周換過一次機油。”對方回答。
“那就說明有滲漏點。”劉好仃點頭,“找老周來檢查一下。”
老周很快來了,拿著手電筒仔細查看機器底部,果然發現一根軟管連接處有些鬆動,正在緩慢滴油。
“這要是遇上火星……”劉好仃沒說完,大家都懂。
“馬上處理。”他說。
一天下來,隱患清單越寫越長。有的是設備老化,有的是操作不規範,還有的是管理疏忽。
晚上七點多,會議室裡燈火通明。劉好仃和幾位骨乾圍坐在桌邊,麵前擺滿了各種資料。
“先分個類。”劉好仃拿起筆,“紅色標記的是高風險,必須優先整改;黃色是中等風險,藍色是低風險,可以稍後處理。”
李姐翻著台賬,一邊標色一邊念叨:“高溫管道、線路老化、防護罩缺失、通風口堵塞……”
“還有滅火器的問題。”老周插話,“剛才東側消防櫃那個紅色乾粉滅火器,壓力表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