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數據先整理出來。”他說,“咱們得知道自己現在處在哪個位置,才能決定往哪走。”
小王點了點頭,轉身去忙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劉好仃碰上了那位提出逃生通道建議的質檢員。
“那天的建議寫得很好。”劉好仃笑著說,“我已經記下來了,下一步會考慮優化標識。”
“謝謝您還記得。”質檢員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其實我還想提個建議,就是……咱們能不能在車間多放點綠植?聽說這樣不僅能淨化空氣,還能緩解壓力。”
“這主意不錯。”劉好仃眼前一亮,“回頭安排一下,選幾個地方試試看。”
吃完飯回到辦公室,劉好仃給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師打了電話。
“老陳,你在環保這塊挺熟的吧?能不能幫我看看我們這邊的數據?”
“你這是要搞綠色生產?”電話那頭傳來笑聲,“行啊,老劉,沒想到你還想往這方麵發展。”
“不是我想不想,是形勢逼人。”劉好仃實話實說,“咱也沒彆的本事,就想先把基礎摸清楚。”
約好見麵時間後,劉好仃掛了電話,望著窗外廠區的方向出神。
他知道,這條路比安全整改還要長,也更難。畢竟,環保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見效的事,它需要的是持續的努力和不斷的調整。
但劉好仃不怕。
他從櫃子裡拿出一本新本子,封麵上寫著四個字:綠色之路。
風從窗外吹進來,帶著一絲涼意,也帶來一點希望的味道。
下午三點,劉好仃走進檔案室,準備親自查閱那些舊環保報告。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屋內,灰塵在光柱中緩緩飄浮。
他在一堆紙張中翻找了一會兒,忽然注意到角落裡的一份文件,封麵印著“2016年環保評估報告”。
他拿起來翻了幾頁,發現裡麵提到的一個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廢水處理係統老化,需升級更新。”
他輕輕合上文件,抬頭看了看牆上掛著的廠規標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他心想,或許很快,這句話後麵還得加上一句:
“綠色發展,永續經營。”
走出檔案室時,手機震動了一下,是老陳發來的消息:
“數據我看過了,有幾個指標不太樂觀,咱們見麵細聊。”
劉好仃看著這條信息,嘴角微微上揚。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而綠色生產的路,才剛剛起步。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