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出了什麼問題。”劉好仃翻著手裡的資料,“而且那位工程師明顯底氣不足。”
“那咱們選哪家?”
劉好仃沉思片刻,拿起筆,在紙上寫下幾個關鍵詞:
成本
技術穩定性
售後支持
客戶反饋
“明天再找人打聽一下這兩家公司的背景。”他說,“尤其是藍源那邊,到底跟那家玻璃廠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天一早,劉好仃就聯係了幾位熟人,還特意去了趟行業協會。
結果不出所料——藍源科技確實曾為某玻璃廠提供過除塵設備,但安裝後多次故障,最終導致生產線停工,雙方鬨得很僵。
“看來這家得排除。”老李搖頭。
“嗯。”劉好仃點點頭,“那就定恒淨環保。”
可當他拿著采購清單去找財務時,卻被攔下了。
“這預算超支太多了。”財務主管皺眉,“能不能換個便宜點的型號?”
“便宜的達不到標準。”劉好仃拿出成本分析報告,“這台設備雖然貴,但一年省下來的電費加上減少的罰款,三年內就能回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財務主管翻了翻報告,還是有些猶豫:“廠長那邊同意了嗎?”
“下午開會。”劉好仃說,“我會爭取他的支持。”
會議當天,劉好仃把所有數據都擺在桌上,包括環保政策要求、現有設備老化情況、節能效益預測等。
“我知道這筆錢不小。”他對廠長說,“但從長遠來看,它不僅幫我們合規,還能節省開支。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綠色生產轉型的關鍵一步。”
廠長聽完,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好吧,我批。”
合同簽下的那一刻,劉好仃鬆了口氣。
可還沒等他高興太久,工程部那邊又傳來消息——車間布局不適合新設備安裝,得調整生產線位置。
“得停產嗎?”劉好仃問。
“最好彆。”工程部長搖頭,“但要分段施工,協調難度大。”
“那就分階段推進。”劉好仃說,“先拆舊設備,再鋪線路,最後安裝。”
“行,我們製定個詳細方案。”
幾天後,設備正式進場。工人們忙著搬運材料,調試工具。
就在卸貨時,一名搬運工湊過來小聲說:“這設備聽說以前在彆廠出過故障。”
劉好仃一聽,立刻停下腳步:“誰說的?”
“聽外麵乾過的師傅講的。”搬運工撓撓頭,“說是突然斷電,差點燒了電機。”
劉好仃記下這條,心想回頭得找技術人員重點檢查一遍。
夜色漸深,廠區依舊燈火通明。新設備靜靜躺在車間一角,等待著它的第一次啟動。
劉好仃站在窗前,望著那些忙碌的身影,心裡踏實了不少。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真正的考驗,才剛剛到來。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