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把手機放回口袋,抬頭看了看天。陽光已經不像前幾天那樣毒辣了,風裡夾著點涼意,像是秋天終於決定要來了。
他轉身往廠裡走,腳步比早上輕快了不少。
會議室裡的白板還留著昨天畫的三個圈,邊上是小王寫下的“直播可試”。劉好仃走到桌邊坐下,從包裡掏出一遝文件,上麵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各家渠道商的信息。
“劉師傅。”小張端著一杯熱茶進來,“那位建材超市的采購主管真約你下周三見麵?”
“嗯。”劉好仃點頭,“還有兩個電商平台也回了郵件。”
“那我們得準備一下合作提案吧?”
“已經在寫了。”劉好仃翻開筆記本,裡麵夾著幾張打印出來的市場分析表,“這次咱們不能光靠產品說話,還得讓人家看到我們的誠意和實力。”
小張看著那些圖表,有點緊張:“可我們現在的產能……說實話,真的能應付得來嗎?”
劉好仃笑了笑:“慢慢來,先從小批量做起。關鍵是讓他們願意給我們一個機會。”
下午三點,會議中心的玻璃門被推開,劉好仃帶著小張走了進去。
他們今天要見三位潛在渠道商代表,時間隻有一小時。三家公司的人都安排在同一個時間段,這是劉好仃特意要求的——統一接待、統一講解,省時又高效。
“劉先生?”一位穿深藍西裝的女士迎上來,“我是宏達建材的李經理。”
“您好。”劉好仃握手,“這邊請。”
三人依次落座,投影儀亮起,ppt一頁頁翻過。
劉好仃講得很清楚,從產品特性到生產流程,再到售後支持,每一項都簡明扼要,沒有一句廢話。
“你們這個價格區間,是固定的嗎?”其中一位代表問。
“目前是建議零售價,具體合作方式我們可以根據訂單量調整。”劉好仃回答,“如果長期合作,還可以考慮定製化服務。”
“聽起來不錯。”李經理點點頭,“不過我們更關心的是供貨周期。”
“我們現在可以做到十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常規訂單。”劉好仃頓了頓,“如果是加急項目,也能協調優先排產。”
會議結束時,李經理臨走前拉住劉好仃:“劉先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做我們華南區的獨家代理?”
劉好仃愣了一下,笑著點頭:“謝謝您的認可,我回去研究一下,儘快給您答複。”
回到廠裡,劉好仃立刻召集團隊開會。
“今天的情況比我預想的好。”他一邊說一邊把記錄本攤開,“有兩家對賬期比較敏感,一家希望縮短付款周期,另一家則擔心交貨時間。”
“那我們怎麼辦?”小王問。
“分頭準備兩套方案。”劉好仃指了指黑板上的幾個關鍵詞,“一套以靈活賬期為主,適合資金流穩定的客戶;另一套強調快速交付,吸引急需產品的渠道。”
“那獨家代理的事呢?”小張小心翼翼地問。
“這個得慎重。”劉好仃摸了摸下巴,“我們得評估一下產能和資源是否跟得上,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
接下來幾天,劉好仃幾乎沒怎麼合眼。白天跑工廠,晚上改方案,連吃飯都是邊看資料邊扒幾口。
周三上午十點,劉好仃提前半小時到了建材超市總部。
大廳很寬敞,大理石地麵映出天花板的燈光,顯得格外明亮。他坐在等候區,手裡拿著一份合同草案,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紙麵。
“劉先生?”前台小姐叫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