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從玻璃幕牆斜斜地灑進來,像給整個車間鍍了層金邊。劉好仃站在生產線旁,手裡捏著一塊剛出爐的玻璃板,迎光一照,透亮得像是能看見對麵人的影子。
“這手感,比上個月順滑多了。”他輕輕摩挲著玻璃邊緣,嘴角不自覺地翹了起來。
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阿梅端著保溫杯走過來,頭發紮得利落,臉上帶著點疲憊,但眼神亮得很。
“你又在這兒當質檢員?”她笑著遞過一杯熱茶,“不是說專門成立了檢測組嗎?”
“我這不是怕他們漏掉什麼嘛。”劉好仃接過杯子,吹了口氣,“再說了,咱乾這行幾十年了,手上的感覺比機器還準。”
“那您可得去參加吉尼斯紀錄申請了。”小周不知從哪冒出來,一邊翻著手裡的文件一邊笑,“客戶反饋收了一大堆,基本都在誇咱們這次的產品質量穩定、顏色均勻,連包裝都精致了不少。”
劉好仃一聽,眼睛頓時亮了幾分:“真的假的?”
“你當我騙你啊?”小周把文件遞過去,“這是昨天剛彙總的數據,滿意度從78直接飆到92,有幾家老客戶還主動追加了訂單。”
阿梅湊過去看了一眼,也忍不住笑了:“看來之前那一陣折騰沒白費。”
“可不是。”劉好仃把文件合上,語氣裡透著股滿足,“你們還記得剛開始裝那個溫控模塊的時候,差點把設備燒了吧?”
“記得記得!”小周點頭如搗蒜,“那天老張還說‘這玩意兒比我兒子還不省心’。”
三個人笑作一團,車間裡的氣氛一下子輕鬆了許多。遠處的傳送帶還在緩緩運轉,玻璃一片接一片地被送出,像是一道流動的光河。
幾天後,會議室裡擺滿了新收到的樣品和客戶寄來的感謝信。
“你們看這個。”阿梅指著一封來自南方客戶的郵件,“他說我們這次做的防紫外線玻璃效果特彆好,放在陽台上曬了一整天,室內溫度都沒怎麼升。”
“還有這個。”小周翻出另一份評價,“這位客戶說以前用彆家的玻璃,太陽一大就發燙,現在用了我們的產品,不僅涼快了,連窗簾都不用拉了。”
劉好仃聽著這些話,心裡暖洋洋的。他拿起桌上的一塊樣品,對著燈光看了看,又摸了摸表麵的光滑度,滿意地點點頭。
“咱們這一輪優化,算是邁出了第一步。”他放下玻璃,環視一圈,“不過話說回來,咱也不能光聽好的,有問題的反饋也要整理出來。”
“放心吧劉哥。”阿梅拿出一個筆記本,“我們已經分類好了,技術問題歸技術,外觀瑕疵歸外觀,客戶建議我們也單獨列出來了。”
“不錯不錯。”劉好仃笑了笑,“接下來咱們的任務就是繼續盯緊生產環節,確保每一塊玻璃都能達到這個標準。”
小周忽然舉手:“劉哥,我有個想法。”
“說。”
“既然客戶反饋這麼好,咱們能不能搞個‘品質升級體驗月’之類的活動,邀請更多客戶來現場看看,讓他們親自感受一下變化?”
劉好仃一聽,來了興趣:“你是說讓他們來參觀生產線?”
“對。”小周點點頭,“讓他們親眼看看我們是怎麼一步步做出來的,也能增加信任感。”
阿梅也補充道:“而且還可以安排他們跟一線員工聊聊,聽聽他們的故事,說不定還能挖掘出一些宣傳素材。”
“這個主意不錯。”劉好仃沉吟片刻,隨即拍板,“那就這麼定了,先做個方案出來,下周開始籌備。”
幾周後,市場部送來了最新的銷售數據。
劉好仃坐在辦公室裡,看著表格上的曲線一路向上爬,心裡說不出的暢快。市場占有率從原來的14漲到了21,幾個重點城市的銷量都有明顯增長。
他把表格打印出來,拿到會議室展示給大家看。
“你們看看,這就是咱們努力的結果。”他指著圖表,“雖然隻是個小台階,但至少證明了我們的方向是對的。”
底下響起一陣掌聲,還有人吹了個口哨。
“劉哥,”小李站起來,“你說咱們下一步是不是該考慮出口了?”
這話一出,大家都愣了一下,隨即議論紛紛。
“其實也不是不可能。”劉好仃笑了笑,“咱們的產品現在穩定了,工藝也成熟了,隻要再打磨打磨細節,走向國際市場也不是夢。”
“那咱們要不要開始準備認證資料?”阿梅問。
“可以。”劉好仃點頭,“不過這事不能急,要一步一步來。先把現有的客戶服務好,再談拓展的事。”
“明白。”阿梅記下重點。
會議結束後,劉好仃一個人留在會議室裡,看著窗外忙碌的廠區,心裡踏實極了。
他知道,這隻是個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夜幕降臨,車間的燈還亮著,遠遠望去,像一顆顆星星落在地上。玻璃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劉好仃站在門口,回頭看了一眼那條熟悉的生產線,輕聲說道:
“這才哪兒到哪兒呢。”
說完,他轉身走進夜色中,腳步堅定,背影挺拔。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