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從百葉窗的縫隙裡斜射進來,照在會議桌的一角。劉好仃坐在那裡,手裡捏著一支藍筆,在紙上畫圈,一圈又一圈。
小王站在白板前,正把一連串問題分類,額頭微微皺起。他昨晚沒睡好,眼下泛著淡淡的青色。
“數據錄入、狀態反饋、預測性維護……”他一邊念叨一邊用紅筆加粗幾個關鍵詞,“這些是p0級。”
“那怎麼修?”老李靠在椅背上,手指敲著桌麵。
劉好仃放下筆,抬頭看了看眾人:“先穩住最影響生產的部分。”
“這我知道。”老李點頭,“可你們年輕人總想著大改,我們這邊剛摸熟點,係統又變了,這不是折騰人嗎?”
會議室裡一陣沉默。
小王撓了撓頭:“其實不一定是大改。有些流程設計得不合理,比如一個操作要確認三次,其實合並一下就能解決。”
“哦?”老李挑眉,“你這說法有點意思。”
劉好仃笑了笑:“對嘛,不是讓人遷就係統,而是讓係統配合人的習慣。”
屋裡響起幾聲輕笑。
“那我們就按這個思路來。”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先把這兩個模塊穩住,再逐步推進。”
小王立刻掏出筆記本開始記錄。
“我建議搞個試點。”陳姐忽然開口,“彆一下子全換,不然大家手忙腳亂。”
“對,我也這麼想。”劉好仃點頭,“咱們先在一個班組試行優化版本,等穩定了再推廣。”
“那誰來做引導?”有人問。
“我和小王輪流去。”劉好仃說,“另外,抽調兩個熟悉操作的老員工做‘操作引導員’,幫大家過渡。”
“聽著靠譜。”陳姐喝了口茶,“至少不會讓大家一頭霧水。”
“對了。”小王翻了翻筆記,“我們現在收集反饋的方式太原始,都是人工統計,效率低還容易漏。”
“這個問題也得解決。”劉好仃摸著下巴,“不如開發個簡單的反饋表,嵌進係統界麵裡,方便大家隨時提問題。”
“這個可以。”小王眼睛一亮,“還能自動歸類,省得我天天翻紙。”
“那就定下來。”劉好仃轉身在白板上寫下幾個字:模塊修複+流程適配=穩步推進
“這字寫得跟狗爬似的。”老李笑著搖頭。
“管它好看不好看,能說明問題就行。”劉好仃哈哈一笑。
屋子裡氣氛輕鬆了些。
會後,小王坐在角落整理資料,筆尖在紙上輕輕劃動。
他在本子最後一頁寫下一行字:
若人機無法同步,不如讓機器學人。
寫完,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
車間的燈光依舊亮著,像是永遠都不會熄滅。
第二天一早,劉好仃帶著小王去了切割線。
“今天開始試行優化版。”他對操作員們說,“有問題隨時反饋。”
一名老師傅點點頭:“行吧,試試看。”
劉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彆急著適應,慢慢來。”
“你這話聽著舒服。”那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