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時候,師傅教我乾活,都是口傳心授,沒有圖紙也沒有視頻。”趙師傅歎了口氣,“現在年輕人學東西快,但少了那份耐心。”
劉好仃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你的建議,我們會認真考慮。”
臨走前,趙師傅在調研表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希望我的手藝還能教給後人。”
這句話後來被小王看到,他把它作為附件提交進了報告裡。
下午的會議繼續進行。
劉好仃把上午收集到的信息彙總了一下,投影在屏幕上,是一張清晰的能力斷層圖。
“大家看,”他指著屏幕,“我們現在的團隊,經驗很足,但在數字化方麵明顯滯後;而新來的年輕人呢,雖然上手快,但缺乏整體認知。”
“所以你是想搞個混合型人才?”有人問。
“準確來說,是複合型。”劉好仃點頭,“我們需要的,是既能看懂圖紙,也能看懂數據的人。”
“這種人現在幾乎沒有。”小王插話,“我在招聘網站上搜了半天,符合條件的不超過五個。”
“那就說明我們得自己培養。”劉好仃語氣堅定,“同時也要開始引進。”
老李皺眉:“要是大家都走了,生產怎麼辦?”
“沒人要你們走。”劉好仃看著眾人,“我說的升級,不是替換。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說完,拿起筆,在報告封麵寫下一句話:
“我們沒有現成的答案,隻有不斷靠近的方向。”
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然後響起一陣敲鍵盤的聲音。
小王低頭在文檔裡加了一個新章節:
經驗轉化機製待調研)
傍晚時分,劉好仃回到辦公室,窗外的天色已經開始暗下來,遠處的玻璃廠房燈火通明,機器運轉的聲音此起彼伏,像是永遠不會結束的交響曲。
他坐在辦公桌前,攤開一張表格:《關鍵崗位技能清單》草案。
他一項項勾選哪些是當前具備的,哪些是亟需補充的。
突然,他停下筆,盯著表格看了一會兒,輕聲自語:
“人要是不跟上,再好的係統也沒用。”
下一秒,他站起身,關燈,拉上門,腳步聲消失在走廊儘頭。
玻璃廠的夜晚,依舊熱鬨。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