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立刻打開電腦,調出一份調查問卷結果彙總:“這是我們上周組織的一線員工座談會記錄,回收有效問卷87份。其中65的員工表示願意繼續使用新設備,但希望加強培訓;30的員工仍持觀望態度,主要擔心操作失誤會影響績效考核。”
“剩下的5呢?”有人問。
“直接反對。”阿芳如實回答,“理由主要是‘以前也沒那麼費電’‘多此一舉’之類的。”
會議室裡一時安靜下來。
劉好仃環顧四周,緩緩開口:“節能不是一場運動,而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我們要做的,是讓每個人都理解它的意義,並且願意參與進來。”
他頓了頓,接著說:“所以我建議,在推廣下一步節能措施之前,我們先做兩件事。”
“第一,重新設計操作界麵,儘量簡化流程,減少學習成本;第二,設立‘節能之星’獎勵機製,鼓勵一線員工提出改進建議。”
財務代表聽完,微微一笑:“這兩個建議,我都支持。”
下午三點,劉好仃回到辦公室,桌上放著阿芳整理好的初步報告。
他翻開一頁,看到她在某段文字旁邊畫了個小小的問號。
“這段數據來源不明。”阿芳解釋道,“電耗數值比其他同類車間高出近20,但我們找不到具體原因。”
劉好仃仔細看了一遍,沉吟片刻:“你有沒有查過配電房的巡檢記錄?”
“查了,最近一次是三天前,記錄顯示一切正常。”阿芳皺眉,“但我覺得有問題。”
“嗯。”劉好仃合上文件夾,“明天我去一趟配電房。”
阿芳看著他:“你要親自去?”
“有些事,不到現場看,總覺得差點意思。”劉好仃笑著喝了口茶,“你知道嗎?機器不會騙人,但人可能會。”
阿芳沒接話,隻是默默記下了這句話。
幾天後,劉好仃終於拿到了完整的評估報告。
他在最後一章加了一張圖表,標注著未來一年的節能預測模型。
“如果繼續優化流程,年節電可達15。”他在報告末尾寫道。
廠長看完後,沉默了幾秒,然後點頭:“寫得很好。”
劉好仃沒有說話,隻是接過報告,輕輕合上。
走出辦公樓時,風有點大,吹得樹葉沙沙作響。
他站在台階上,看著遠處那台曾經日夜不停的老切割機,如今已徹底停擺。
麻雀依舊偶爾落在窗台上,歪頭看看屋裡忙碌的人們,然後振翅飛走。
劉好仃摸了摸口袋裡的鋼筆,轉身走向下一個會議室。
那裡,等著他的是一場新的討論。
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就像生活本身,在一步步向前延伸。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