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機還在嗡嗡作響,最後一張方案紙緩緩滑出。阿芳站在白板前,看著那句“真實·可靠·有溫度”,嘴角不自覺地彎了起來。
劉好仃從會議室門口收回目光,轉過身來:“行了,咱們現在不是在做夢,是真要乾點事了。”
小林合上筆記本,有點緊張地搓了搓手:“那……我們怎麼開始?”
“先從最容易的入手。”劉好仃笑了笑,“短視頻。”
會議室裡頓時熱鬨起來。
有人翻資料,有人打開電腦查海外平台數據,還有人已經開始構思腳本。
“我建議第一期主題就叫《一塊玻璃的誕生》。”阿芳說,“我們可以從原料入廠拍起,一直到成品出廠,展示整個過程。”
“對,還可以穿插老李檢查玻璃的畫麵。”小林補充,“他那個眼神,特彆有說服力。”
“不過,光拍流程可能太枯燥。”設計師小陳皺眉,“得加點故事感。”
劉好仃點點頭:“那就加個‘主角’——比如趙哥搬的第一塊玻璃,王姐調試的第一個參數,老李發現的第一次瑕疵。”
“人物+產品+場景。”阿芳立刻記下來,“這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線。”
“而且我們要用最真實的畫麵。”劉好仃強調,“不要特效,不要濾鏡,就讓鏡頭跟著工人走一天。”
“那要不要配點解說?”有人問。
“少說多看。”劉好仃擺擺手,“讓畫麵說話,讓細節打動人。”
阿芳想了想:“那我們可以做一個係列,每天更新一個工人的視角。”
“好。”劉好仃一錘定音,“這個係列就叫《gassstorycenge》,邀請用戶也來分享他們和玻璃有關的故事。”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掌聲。
氣氛越來越熱烈,大家開始分頭行動。
阿芳帶著幾個成員去寫腳本,小林負責聯係外貿部獲取海外客戶反饋,小陳則開始設計短視頻封麵和視覺風格。
劉好仃走到窗邊,看著廠區忙碌的身影,心裡踏實了不少。
“以前總覺得品牌這事離我們很遠。”他自言自語,“現在才發現,它就在我們身邊。”
這時,手機震動了一下。
是小林發來的信息:“劉哥,海外ko那邊有幾個願意合作,可以做一期工廠探訪直播。”
劉好仃回了個“好”字,又補了一句:“記得讓他們帶問題來。”
他收起手機,轉身對會議室裡的人說:“接下來幾天,大家辛苦點,先把短視頻係列做出來。”
“沒問題!”眾人異口同聲。
會議結束後,大家都散去了,隻剩下劉好仃一個人還坐在會議室裡。
他拿起那本舊書,輕輕翻開,抽出夾在裡麵的照片。
那是他年輕時在深圳玻璃廠拍的第一張產品照。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照片上,玻璃表麵泛著微微的光。
他把照片重新夾回去,合上書,站起身來。
“該動起來了。”他說。
第二天一早,拍攝小組就進了車間。
趙哥剛穿上工作服,就被拉去拍開場鏡頭。
“你們這是乾嘛?”他一臉懵。
“你彆管,就當正常上班就行。”阿芳笑著說。
趙哥撓了撓頭,扛起一塊玻璃就往車上放。
鏡頭跟在他身後,記錄下每一個動作。
沒有台詞,也沒有表演,隻有汗水、灰塵和玻璃上的反光。
拍完後,趙哥擦了擦汗:“這樣也能拍成視頻?”
“能。”阿芳點頭,“因為你才是主角。”
中午吃飯時間,小林拿著手機跑到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