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玻璃廠會議室的窗邊,看著外頭天邊剛泛起的魚肚白。昨晚他幾乎沒怎麼睡,腦子裡全是法國供應鏈流程圖的線條和節點,像是被誰用毛線繞了一團,怎麼理都還有個疙瘩。他揉了揉脖子,心想這年頭連頸椎都開始寫代碼了,動不動就“error404頸椎找不到”。
“劉哥,你真打算在比利時搞物流中心?”小張一邊啃著煎餅果子,一邊把電腦屏幕轉過來,“我剛查了那邊的港口數據,安特衛普港確實是歐洲物流樞紐,但租金和人工也不便宜。”
“貴是貴,但響應速度是關鍵。”劉好仃喝了口茶,茶是昨天泡的,現在喝起來像某種神秘的中藥,“法國客戶反饋裡,‘溝通’和‘準時’出現頻率太高了,咱們得讓他們知道,我們不隻是能修鍋補灶,還能上得了國際餐桌。”
阿芳點頭:“我剛才整理了客戶信任評分,法國的評分雖然波動大,但整體趨勢是上升的,說明他們在試錯中逐漸建立了信任。如果我們能在這裡建一個物流中心,相當於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定心丸?”老趙從文件堆裡抬起頭,“那我們得先確定這顆丸子是甜的還是苦的。”
“甜的。”劉好仃斬釘截鐵,“而且要加點糖,確保客戶吃了還想再來一粒。”
會議室裡一陣輕笑,氣氛稍微輕鬆了些。
“那選址這事,咱們得快點定。”小張說,“再拖下去,法務那邊的合同審核都得排到明年了。”
“不拖。”劉好仃打開白板,“我們從四個維度打分:運輸時效、海關效率、基礎設施、人力成本。每個維度滿分10分,權重按客戶信任評分來調整。”
“聽起來像打遊戲刷副本。”小張打趣。
“差不多。”劉好仃笑著在白板上寫下“歐洲、東南亞、中東”三個選項,“我們先給每個地區打個基礎分。”
“歐洲運輸時效高,但成本也高。”阿芳說。
“東南亞成本低,但時效和基礎設施不行。”老趙補充。
“中東時效和成本都不錯,但地緣風險太高。”小張皺眉。
“那我們來加權。”劉好仃指著客戶信任評分模型,“法國客戶最在意的是溝通和響應速度,所以運輸時效和海關效率的權重應該更高。”
“也就是說,歐洲勝出?”阿芳問。
“對。”劉好仃點頭,“比利時安特衛普港,歐洲物流樞紐,運輸時效快,海關效率高,雖然成本高點,但值得。”
“那我們就定這裡?”小張問。
“定。”劉好仃用筆在白板上圈住“比利時”三個字,“這裡不隻是物流節點,是我們信任的起點。”
“這句話可以寫進公司文化牆。”阿芳笑著記錄。
“行,回頭讓設計部做個海報。”劉好仃拍拍手,“現在,咱們得趕緊開籌備會,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
籌備會開得比預期順利,但也沒那麼順利。
“劉哥,法務那邊說合同審核流程要兩個月。”小張皺眉,“他們擔心海外合同風險,要求增加保險條款。”
“采購那邊呢?”劉好仃問。
“他們擔心設備交付周期,特彆是智能調度係統,全球就幾家能做。”小張歎了口氣,“工程那邊也說施工進度不好控,怕趕不上節點。”
“那就得協調。”劉好仃拿起筆記本,“你們還記得上一章的客戶溝通日誌和異常處理流程嗎?”
“當然。”阿芳點頭。
“好。”劉好仃翻到一頁空白頁,“我們來製定一個‘跨部門協作日誌’,每天同步進度和問題,確保信息透明。”
“聽起來像項目管理的日常。”老趙說。
“對,但我們要做得更細致。”劉好仃寫下幾個關鍵詞,“每個部門都要列出現階段的關鍵任務、預期風險、所需支持,然後我們來協調。”
“那法務那邊呢?”小張問。
“我親自去。”劉好仃合上筆記本,“讓他們提前介入合同審核流程,同時讓采購部門列出關鍵設備清單,啟動國際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