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玻璃廠二樓辦公室的窗邊,手裡端著那杯已經泡得有些淡的茶。窗外陽光明媚,廠門口的保安正跟送貨司機聊得火熱,遠處的集裝箱車緩緩駛入廠區,車輪壓過減速帶的聲音像是某種節奏,讓他不自覺地跟著點了點頭。
“今天得把這鍋湯的味道,端上桌。”他低聲說,嘴角微微一揚。
阿芳已經坐在會議桌旁,手裡翻著一遝打印好的數據報表,眉頭微皺:“劉哥,駐外團隊那邊的數據總算都湊齊了,但……有些數據不太對勁。”
“哪邊?”劉好仃走過去,順手拉了張椅子坐下。
“非洲那邊的環保產品銷售數據,看起來增長特彆快,但有些市場,比如南美,數據波動有點大。”阿芳指著圖表,“我擔心是錄入錯誤。”
“波動大不一定就是錯。”劉好仃笑了笑,“說不定是咱們的火候剛好打中了他們的胃口。”
“那也得確認清楚。”阿芳抬頭看著他,“要不我再跟那邊的負責人打個電話?”
“打。”劉好仃點頭,“順便問問他們當地對環保產品的接受度,是不是真的在變好。”
阿芳應了一聲,拿起手機撥號,劉好仃則低頭翻起資料來。紙張嘩啦啦地翻動,陽光透過窗簾照進來,在紙麵上留下斑駁的光影。
會議室裡漸漸熱鬨起來,其他團隊成員陸續到齊,大家圍在桌邊,開始整理和核對數據。
“歐洲那邊的數據比較穩定。”有人彙報,“環保產品銷量增長了12,客戶反饋也比之前積極。”
“東南亞呢?”劉好仃問。
“性價比這塊我們抓得準,銷量增長了18,特彆是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
“非洲?”劉好仃抬起頭。
“非洲整體增長了23,其中低反射玻璃係列在幾個國家的銷量翻倍。”阿芳放下手機,語氣中帶著點興奮,“那邊的反饋說,產品特彆適合當地陽光強烈的氣候。”
“我就說嘛。”劉好仃笑著拍了下桌子,“咱們那鍋湯,味道開始出來了。”
“不過,有些數據還是需要再確認。”阿芳補充,“比如非洲某國的政策變化,會不會影響後續銷售?”
“政策收緊,反而可能幫我們。”劉好仃喝了口茶,“咱們主打環保,正好順風借力。”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笑聲,氣氛輕鬆了不少。
“接下來,咱們得把這鍋湯的味道,好好呈現出來。”劉好仃站起身,“市場部那邊已經準備好分析工具,咱們把數據整理好,做個完整的報告。”
“明白。”大家紛紛點頭。
“另外,咱們得安排一場內部彙報會。”劉好仃繼續說,“把優化後的市場布局成果,清清楚楚地展示出來。”
“要不要請公司高層也來?”有人問。
“當然。”劉好仃笑得更開了,“讓他們也嘗嘗咱們這鍋湯的味道。”
數據整理工作很快展開,整個辦公室像是被一股無形的節奏帶動起來。鍵盤敲擊聲、紙張翻動聲、電話溝通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工廠交響曲”。
“劉哥,環保產品在非洲的增長,確實不是偶然。”阿芳拿著一份報告過來,“那邊的市場調研說,消費者對環保理念的接受度正在迅速提升。”
“那咱們的策略,算是打中了靶心。”劉好仃接過報告,掃了一眼,“看來,咱們的‘火候’調得正好。”
“還有個好消息。”阿芳嘴角一揚,“南美那邊雖然數據波動大,但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那邊剛推了新的推廣活動,市場還在適應期。”
“適應期?”劉好仃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