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空調吹得有些涼,阿芳把長發紮成一束,指尖在鍵盤上輕敲,屏幕上的測試進度條正緩緩爬升。小李站在她身後,手裡攥著一杯沒喝完的咖啡,杯子邊沿已經有些發皺。
“預警係統啟動,倒計時五秒。”劉好仃的聲音從會議室中央傳來,他站在投影幕布前,手裡拿著遙控器,像在主持一場小型發布會。
阿芳點下“模擬觸發”,屏幕上的地圖瞬間亮起幾個紅點,東南亞航線、歐洲關稅、北美物流樞紐,三個風險點同時激活。
“叮——”警報聲響起,像是提醒大家,這不是演習,是實戰。
“東南亞航線延遲加劇,備用港口數據同步失敗。”阿芳快速讀出係統反饋。
“歐洲關稅預警升級,但替代方案未加載。”小李皺眉。
“北美物流樞紐出現異常波動,係統建議調整運輸路線,但路線數據庫未更新。”劉好仃念完,抬頭看向兩人,“怎麼樣?像不像昨天的演練?”
“比昨天還亂。”小李苦笑,“感覺我們是在給係統打補丁。”
“那就打。”劉好仃語氣堅定,“補丁打得快,係統才能跑得穩。”
阿芳沒說話,隻是繼續敲擊鍵盤,調出係統接口列表,開始逐項檢查。
“這個接口,好像沒動過。”她指著一個灰色的圖標,“是海外倉庫的數據源。”
“哪個倉庫?”劉好仃湊過去。
“曼穀的。”阿芳放大界麵,“係統顯示最後一次連接是在三個月前。”
“那就優先修複。”劉好仃點頭,“東南亞航線現在是紅色預警,倉庫數據如果能同步進來,至少能幫我們提前預判庫存壓力。”
小李把咖啡杯放下,伸手接過鼠標,“我來處理,你去聯係it那邊,讓他們優先配合。”
阿芳點頭,起身往外走,門一開,一陣熱浪撲麵而來,和會議室的冷空氣形成鮮明對比。
劉好仃看著屏幕,眉頭沒鬆,“繼續模擬,看看係統聯動到底卡在哪兒。”
小李重新坐回座位,點開物流中斷模擬模塊,選中“台風導致港口關閉”。
“備用港口裝載能力評估數據未同步。”係統提示彈出。
“手動核對。”劉好仃直接撥通港口電話。
電話響了三聲,接通。
“劉先生,不好意思,我們這邊剛收到台風預警,裝載能力已經下調了30。”港口負責人語氣急促。
“那我們得調整運輸路線。”劉好仃一邊記錄一邊說,“你們係統數據能更新嗎?”
“能,但得等明天早上。”負責人頓了頓,“你們是不是也在做風險測試?最近台風頻繁,建議你們提前布防。”
“謝謝提醒。”劉好仃掛了電話,轉頭看向小李,“你記一下,港口數據更新時間,明天早上。現在先手動調整路線。”
小李點頭,開始重新規劃運輸路徑。
“這係統,真是個老頑固。”他嘀咕了一句。
“老歸老,還能跑。”劉好仃拍拍他肩膀,“咱們現在是它的醫生,不是要它退役。”
小李笑了一下,繼續敲鍵盤。
測試繼續進行,接下來是原材料短缺模擬。
“供應商倒閉。”係統提示音響起。
“替代供應商篩選中……”進度條卡住。
“卡了?”劉好仃皺眉。
“不是卡了,是意見不統一。”小李指著屏幕,“有三個備選,但團隊對優先級有分歧。”
“那就定優先級。”劉好仃打開數據庫,“你們之前有沒有整理過替代供應商清單?”
“有,但沒標注優先級。”小李打開一個表格,“你看,這些供應商裡,有的產能高但交期長,有的便宜但質量不穩定。”
“那我們就得定個標準。”劉好仃拉過鼠標,“質量優先,交期其次,價格最後。”
“那這個越南的呢?”小李指著一個名字,“沒評估過,但價格便宜。”
“標記為‘待考察’。”劉好仃說,“先用已評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