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試試。”小李立刻調整模型參數。
會議室裡,三個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屏幕上,像是在等待一場數據的“心跳”。
“運行完了。”小李盯著屏幕,“自然融合設計相關反饋占比提升到了35,雖然沒綠色材料那麼明顯,但確實有趨勢。”
“這就是信號。”劉好仃點頭,“雖然還在萌芽階段,但已經能看到了。”
阿芳在文檔裡寫下:“自然融合設計=產品美學+環境協調”,並標注為“東南亞重點觀察項”。
“那我們接下來怎麼做?”小李問。
“繼續觀察。”劉好仃說,“趨勢不是一天形成的,我們得學會等。”
他轉身在白板上寫下:“綠色材料=客戶滿意度提升的關鍵指標”,然後在旁邊畫了一個問號:“自然融合設計=?”
“留下問號,是對數據的尊重。”他說。
阿芳看著白板上的字,忽然覺得有點像某種預言。
“劉哥,”小李忽然指著屏幕,“你看這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調出一張圖表,上麵的曲線在某個點開始陡然上升。
“這是什麼?”阿芳湊過去。
“南美市場中,‘環保認證’關鍵詞的提及頻率,從三個月前開始加速增長。”小李說,“而且,和客戶滿意度曲線幾乎同步。”
“這說明什麼?”阿芳問。
“說明客戶已經把環保認證當成了一種信任標準。”劉好仃看著屏幕,“就像玻璃的厚度,是我們產品的基本參數,環保認證,可能也正在成為客戶判斷我們是否靠譜的第一標準。”
“那我們是不是該調整產品策略?”小李問。
“不急。”劉好仃搖頭,“現在隻是趨勢,不是結論。我們要做的是繼續觀察,等信號更明確。”
阿芳在文檔裡又加了一行:“環保認證=信任門檻趨勢項)”。
“趨勢不是風,它不會說來就來。”劉好仃說,“它是水,一點一點漲起來的。”
會議室裡安靜下來,隻有鍵盤敲擊的聲音。
陽光已經移到了會議室的儘頭,照在白板上,那句“綠色材料=客戶滿意度提升的關鍵指標”閃閃發亮。
“劉哥,”小李忽然說,“你覺得,自然融合設計會不會也變成下一個綠色材料?”
劉好仃看著白板上的問號,沒有回答。
他隻是拿起筆,在那個問號旁邊,輕輕畫了一條曲線。
那曲線,像是心跳的波紋。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