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十七分,陽光已經從窗台爬到了白板右下角,正好落在“聽見→記住→回應→再聽見”那行字的最後一個筆畫上。粉筆灰還飄在半空,像剛被誰輕輕吹散的夢。
劉好仃沒急著擦掉它,反而拿馬克筆把“再聽見”三個字描深了一圈。老張站在旁邊,袖口那片藍黑色墨跡乾了,皺得像塊舊地圖。
“這不是流程,是習慣。”他說,“你們搞個sop,萬一哪天係統崩了,人還知道怎麼回話嗎?”
小林剛泡好一杯速溶咖啡,一聽這話差點把杯子扣自己臉上:“張哥你這話說得太有道理了,我都想給你頒個‘反標準化先鋒獎’。”
阿芳低頭翻著任務卡,背麵全是字,正麵也快寫滿了。她翻到中間一頁,停住——那裡貼著一張二維碼小樣,旁邊寫著:“不是怕錯過,是怕聽不懂。”
她抬頭:“張哥,你說得對,人工才有人情味。但問題是,現在每天差評三十多條,靠人盯,咱廠五個人都得變成夜貓子。”
劉好仃點點頭,調出後台數據投影到牆上:“過去兩周,平均回複時間從四點二小時降到一點八小時。效率上去了,差評轉好評率翻倍。這不是機器冷,是腦子熱。”
老張皺眉:“可你們這樣搞模板,會不會變成機器人說話?”
“不會。”阿芳已經打開文檔,“我設計的模板庫,每條開頭都不一樣。比如這條——”她念,“您提的這點,我們拆開想了三天。”
她頓了頓,劃掉草稿裡的“您說得對,我們改”,補了一句:“不是認錯,是讓人感覺你在認真聽。”
小林湊過來一看,樂了:“哎喲,這語氣比我追姑娘還誠懇!”
劉好仃沒笑,隻是拿起紅藍黃三支筆,在白板空白處畫了個三角形:“以後差評分三級。紅標——帶表情包轉發的,兩小時內必須定製回應;藍標——單純抱怨,二十四小時模板回;黃標——建議類,七十二小時反饋改進進度。”
“顏色我都熟!”小林搶答,“越南紅、沙特藍、墨西哥黃,我現在閉眼都能分清。”
“那你剛才差點把越南誇讚當普通好評處理。”劉好仃瞥他一眼,“人家誇我們包裝像薯片袋,你還準備套‘感謝支持’模板?”
小林臉一紅:“我以為那是客氣話……誰知道人家真會轉發!”
“所以現在知道耳朵重要了吧?”劉好仃指了指窗台,鑰匙還在那兒,陽光移到齒紋第二道凹槽,“不是用來鎖門的,是用來提醒我們門開著呢。”
阿芳忽然問:“那如果用戶一句話都沒說,隻點了五星呢?”
“那就更得回。”劉好仃說,“五星不是終點,是起點。人家願意誇你,說明已經在幫你傳口碑了。”
老張沉默了一會兒,忽然伸手摸了摸白板上剛描深的“再聽見”三個字,指尖沾了點粉筆灰,蹭在袖口墨跡旁邊,像添了個新標記。
“行吧。”他說,“你們定,我學。”
小林立馬掏出手機:“我現在就建個標簽係統!一級憤怒哭臉、二級無奈臉、三級思考臉——哎劉哥你看行不?”
“行。”劉好仃點頭,“但彆光靠表情判斷。有的用戶罵得凶,其實是真在意你產品;有的誇得甜,純屬順手點個讚。”
阿芳記下這句話,寫在任務卡新一頁最上麵:“情緒不能隻看表情,要看語氣背後有沒有溫度。”
她抬頭時,發現劉好仃正看著她:“你來做模板庫負責人。”
“我?”她愣住。
“你寫的話,不像客服,像鄰居。”他說,“差評最怕冷冰冰,最怕像群發短信。你寫的每一條,我都覺得像坐我對麵嘮嗑。”
阿芳低頭看任務卡,手指摩挲著紙邊,沒說話。不是感動,是那種“原來我也能乾點大事”的踏實感。
小林這時候已經把標簽係統初版發群裡,興奮地喊:“快來試!我剛給自己發了個藍標差評:‘pdf打不開!’係統自動匹配模板:‘我們已優化鏈接,請您再掃一次試試?’”
老張湊過去看,嘟囔:“這話說得還挺順耳。”
“當然!”小林得意,“我還加了個備注:‘附贈一句真心話:謝謝您願意告訴我們問題。’”
劉好仃笑了:“這句不像你寫的。”
“是我抄阿芳的。”小林老實交代,“她說過,差評不是垃圾,是金礦。”
陽光又往前挪了半寸,照到阿芳手邊那支紅筆。她拿起筆,在模板草稿最頂上加了一行小字:“不是回應差評,是回應信任。”
老張忽然說:“那我要是遇到紅標怎麼辦?”
“你就喊我。”小林拍胸脯,“我現在是人形耳朵,專聽高風險聲音。”
“我不是怕處理不了。”老張搖頭,“我是怕……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