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已經在本子上寫下:“日本某廠,模具壽命預測,準確率92。”她盯著那個數字,又在下麵畫了三個圈。
“乾嗎畫圈?”小林問。
“總覺得……”她沒說完,隻把本子合上,夾進飯盒底下。
中午休息時,三人圍在電視前,劉好仃把幾份資料重新整理,標出重點。德國的溫控、日本的預測、美國的客戶反饋係統……一個個案例被拆解成“做了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我們有沒有類似痛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張指著美國那個案例:“他們能實時收到客戶投訴?”
“嗯。”劉好仃點頭,“係統自動分類,優先處理。”
“那不就跟咱們群裡看誰發‘廢料視頻’一樣?”老張突然笑了,“誰拍得多,誰問題大。”
“對。”劉好仃也笑了,“隻不過人家是係統推,咱們是人工翻。”
阿芳若有所思:“要是咱們也能有個‘問題提醒’,是不是就不用等廢料堆成山才發現?”
“可以。”小林眼睛亮了,“比如模具連續三天誤差偏高,係統自動標紅。”
“前提是。”劉好仃敲了敲桌子,“咱們得先學會看懂‘紅’是啥意思。”
下午四點,劉好仃把今天的筆記收進文件夾。小林的草圖被他小心地夾在中間。阿芳的“92”三個圈,也被他用鉛筆輕輕描了一遍。
夜班交接前,他站在白板前,看了看那兩行字,又看了看牆上的三欄表。油漬的a4紙還壓在白板下,邊緣微微翹起,像一隻不肯落地的紙飛機。
他沒動它。
轉身時,順手把白板筆放在工具架上。筆帽哢嗒一聲,扣得嚴實。
九點整,車間燈光調成節能模式。切割機停了,隻剩冷卻係統的低鳴。劉好仃檢查完最後一組模具編號,路過公告欄時腳步慢了半拍。
那張三欄表還在。
小燈泡的紅點在昏黃燈光下微微發亮,像一顆不肯熄滅的小火苗。
阿芳下班前最後看了一眼,輕聲念:“技術名稱、國外怎麼用、咱們能學哪點。”
她沒走,反而掏出筆,在第一行填上:
ai模具壽命預測
日本某廠,算法分析使用數據,提前預警更換時機
能否用於我們高損耗模具的更換提醒?
寫完,她在“提醒”兩個字下麵畫了條橫線。
老張路過時瞅了一眼,嘟囔:“提醒有用,得先知道它準不準。”
“那得試。”小林站在門口,“可試之前,得先知道它咋算的。”
劉好仃從模具區走回來,手裡多了個新u盤,銀色外殼,標簽空白。
他沒說話,隻把u盤插進電視,點開一個新建文件夾,裡麵隻有三個字:
“觀察報告”。
文件夾下,第一份文檔標題是:《國際數字化技術發展觀察——初步框架》。
他退出界麵,拔下u盤,放進工作日誌本裡。
臨走前,他站在白板前,看了看那兩行字,又看了看牆上的表。
然後,他掏出紅筆,在三欄表最下方,輕輕寫了一行小字:
“判斷標準:是否幫助我們更快知道——東西去哪了,人用了沒,有沒有變。”
寫完,他合上本子,鎖進更衣箱。
走廊儘頭,節能燈一盞盞熄滅。
最後一盞燈滅前,照見白板下那張a4紙的邊緣,輕輕顫了一下,像被風掀動。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