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忽然起身,打開共享文檔,在“效果評估表”末尾加了一欄,隻寫了四個字:“老師傅點頭次數”。
小林看見了,笑出來:“這怎麼量化?靠攝像頭數點頭?”
“不用。”阿芳輕聲說,“我記就行。他點頭,說明他信了。他信了,才算真成了。”
劉好仃看了那欄一眼,沒刪,也沒誇,隻是在表格標題上方,用紅筆寫下:“效果三階驗證——第一周看數據,第二周看波動,第三周看自愈。”
“自愈?”小林問。
“就是它能主動識彆一次異常,記錄處理過程,下次類似情況,自動提醒或調整。”劉好仃合上本子,“現在它還在學走路,彆急著讓它跑馬拉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午休鈴響,阿芳起身去食堂,路過17號爐時順手摸了下模具溫度。老張跟在後麵,端著飯盒,嘴裡還嚼著半塊饅頭。
“喂,”他忽然回頭問小林,“你們那個係統,能不能加個功能?”
小林趕緊掏平板:“您說!”
“以後我批注‘怕連環扣’,它能不能自動回一句:‘收到,已加急’?”
小林一愣,隨即笑開:“能!我這就設個自動回複模板!”
老張搖搖頭,轉身走了兩步,又停住。
他從飯盒夾層抽出一張紙,正是那天畫了燈泡的那張。他盯著看了兩秒,撕下一角,在背麵寫了個字:“信”。
然後他走回控製櫃,把紙條塞進縫隙,正好壓住那張舊燈泡圖。
小林想拍照,手剛舉起,劉好仃輕輕按住他肩膀。
“彆拍。”他說,“有些東西,記在係統外,才最穩。”
下午三點整,係統準時彈出巡檢提醒:“17號爐,巡檢時間到。”
老張正喝湯,瞥了一眼,沒動。
屏幕上的倒計時從30秒開始跳。
15秒。
10秒。
他放下湯勺,抹了把嘴,慢悠悠起身。
係統彈出確認框:“巡檢員已出發。”
阿芳看著數據流,忽然輕聲說:“你們發現沒?它今天提醒的語氣,好像……客氣了點?”
小林湊過去看,發現提示語從冷冰冰的“任務觸發”變成了“請您前往巡檢”。
“我沒改文案啊。”他撓頭。
劉好仃站在白板前,正用紅筆圈出“自愈”二字。
筆尖頓了頓。
他忽然想起什麼,打開後台日誌,快速翻找。
在淩晨兩點十七分的記錄裡,他看到一條自動生成的指令:
“學習標簽:老師傅批注→需回應。執行策略:下次提醒,增加敬語前綴。”
他盯著那行字,沒笑,也沒合上電腦。
筆尖的紅墨滴在紙上,暈開一個小圓點,像一顆剛落下的心跳。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