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打印機還在嗡嗡低鳴,紙張邊緣微微卷起,像一片被熱風卷動的枯葉。劉好仃站在桌邊,指尖輕輕壓著那張剛出爐的圖紙,目光落在右下角那句英文上:“edon’tjustantgass.eantateathatspeaksinter.”
他沒說話,隻是把紙翻了個麵,用紅筆在空白處寫下兩個字:聽懂。
小陳站在一旁,平板還亮著,芬蘭那邊的郵件提示音每隔幾分鐘就輕輕“叮”一聲,像是在催促什麼。小李則蹲在茶水間門口,正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一張便利貼,打算貼在咖啡機上寫“請勿倒回未喝完的咖啡——北歐同事說這像在喂熊”。
“咱們今天……真要開始摸底了?”小李探頭問,剪刀尖差點戳破紙角。
劉好仃把圖紙收進文件夾,拍了拍灰:“昨晚我翻出一本老書,叫《跨文化溝通的十二個坑》。作者姓陳,八十年代跑中東賣電風扇的。書頁都發黃了,但裡麵記了一件事——他在沙特談合同時,客戶突然站起來走了,一句話沒留。他以為談崩了,結果三天後對方帶著支票上門,說‘你沒催我,說明你尊重我的節奏’。”
小李眨眨眼:“所以……不說話反而是加分項?”
“文化這東西,”劉好仃把書輕輕放在會議桌上,“就像玻璃的折射角,同一束光,打出去的方向可能差三十度。”
會議室的百葉窗半開著,陽光斜切進來,照在桌麵上那疊空白問卷上。最上麵一張,印著標題:《我們來自哪裡,又如何理解“合作”》。
第一輪討論比預想的熱鬨。
“我覺得可以先從吃飯習慣問起。”小陳提議,“比如,有人習慣邊吃邊談事,有人覺得吃飯是放鬆時間,工作話題免談。”
“還有肢體語言。”小李舉手,“上周我跟迪拜的阿米爾視頻,他說話時手一直比劃,我以為他激動,後來才知道,他們手勢多不代表情緒高,隻是表達認真。”
“那芬蘭呢?”小陳問,“他們是不是連微笑都省電?”
劉好仃笑了:“我查過,芬蘭人平均每天說不到二十句話。但他們開會時沉默十分鐘,不代表沒意見,可能是在‘內部運算’。”
辦公室裡一陣輕笑。
“所以咱們的問卷,不能隻問‘你是否喜歡團隊協作’這種傻問題。”劉好仃拿起筆,在白板上畫了個圈,“得問具體場景——比如,‘如果你不同意上司的觀點,你會當麵提出嗎?’‘你認為遲到五分鐘算嚴重嗎?’‘你覺得周末回複工作消息是敬業還是打擾?’”
小陳點頭:“這些題,答案肯定五花八門。”
“對。”劉好仃寫下“文化地圖”四個字,“咱們要畫的,不是世界地圖,是人心的地圖。”
會議結束前,他把那本舊書放在會議室中央,扉頁上一行鋼筆字清晰可見:“送給小劉——彆讓文化成了你訂單上的裂痕。老周,1998。”
沒人說話,但每個人的問卷上,都多寫了一行備注:認真填,彆當形式。
調查啟動第三天,阻力來了。
“劉工,印度組的拉吉說,他不想填問卷。”小陳皺著眉,“他說,這種問題太私人,像在查戶口。”
“還有波蘭的安娜,直接回郵件說:‘我的價值觀不需要被評估。’”小李補充,“她語氣挺衝的。”
劉好仃點點頭,沒急著回應。他泡了杯茶,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物流車排隊裝貨。一輛車剛啟動,車尾揚起一小片塵土,在陽光下像金色的霧。
“你們有沒有發現,”他忽然說,“咱們廠裡最老的那台切割機,三十年了,還在用?”
小李一愣:“因為它穩啊,誤差不到0.1毫米。”
“可它不會自動校準,得老師傅天天調。”劉好仃轉過身,“新機器一按按鈕就行,但老員工不信任它,說‘機器不懂玻璃的脾氣’。”
小陳若有所思:“所以……大家抵觸,是因為覺得‘被機器評估’?”
“對。”劉好仃走回辦公室,“咱們得讓他們明白,這不是考核,是搭橋。橋這頭是咱們,那頭是客戶,中間是文化溝。”
當天下午,劉好仃發了封全員郵件,標題就一行字:我們不是在調查你,是在學習你。
郵件裡沒提kpi,也沒說“必須完成”,隻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當年廠裡第一個外銷員,為了記住阿拉伯客戶的姓名,把名字寫在手心,開會前偷偷看;另一個是去年北歐項目組,為了配合芬蘭團隊的“靜默決策”,整整三天沒人發語音,全靠文字溝通,最後對方回了一句:“你們很安靜,但很懂我們。”
郵件末尾,他寫道:“我們賣的玻璃,能抗極寒、防輻射、透光率99.8。可如果我們團隊的心,連一句‘早安’都說不對時區,那再硬的玻璃,也擋不住誤解的風。”
第二天,問卷回收率從37跳到了72。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訪談環節從阿米爾開始。
他是廠裡唯一的中東籍員工,來深圳五年,普通話帶著卷舌音,笑起來露出一排整齊的白牙。會議室裡,劉好仃特意讓助理準備了薄荷茶,阿米爾看到時眼睛一亮。
“在我們那兒,”他啜了一口茶,“時間不是‘準時’,是‘當下的重要性’。如果朋友來了,會議可以推遲;但如果約定談生意,遲到就是不尊重。”
“那……我們開會總卡點開始,你們會覺得冷嗎?”小陳問。
阿米爾笑了:“像進了冷凍庫。但我們理解,這是你們的效率文化。可有時候,你們一上來就說‘直接進正題’,我們會覺得——你們不想了解我這個人。”
劉好仃記下一行字:關係先於事務。
第二場是芬蘭的尤哈,遠程視頻接入。他穿著灰色毛衣,背景是雪白的窗景,屋裡安靜得能聽見攝像頭的微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