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的手指剛點開那封郵件,劉好仃已經把一盒五顏六色的模型小人擺在了會議桌中央。陽光從窗邊斜切進來,照在其中一個藍色小人頭上,像給他戴了頂迷你安全帽。
“剛才說的沙盤,”劉好仃用筆帽輕輕推了推那個小紅人,“不隻是擺路線,得讓它講故事。”
尤哈眼睛一亮:“比如配上解說詞?‘本客戶原困於南美碳稅危機,經我方精密調度,成功繞行智利中轉港——’”了,還帶朗誦腔那種。”可以,但得是實打實的聲音。”他翻開記事本,抽出一張打印紙,“這是我昨晚整理的客戶反饋錄音轉文字稿,三十七條,全是這半年咱們幫客戶化解風險的原話。挑幾條最短的,做成語音按鈕,客戶一按,就能聽見真實聲音。”
小陳愣了下:“您是說……讓客戶自己替咱們宣傳?”
“最硬的廣告,從來不是自己寫的。”劉好仃把紙輕輕拍在桌上,“咱們不吹‘行業領先’,隻放‘客戶原聲’。誰信誰不信,一聽就知道。”
空氣安靜了一瞬,鍵盤聲都慢了半拍。
阿米爾忽然坐直:“那咱們的品牌定位,是不是也得換個說法?之前寫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提供商’,聽著像投標文件。”
“確實。”尤哈撓頭,“客戶記不住,連我都快背串了。”
劉好仃早有準備,從包裡抽出一張a3紙,展開——是昨晚手寫的思維導圖,線條歪歪扭扭,但關鍵詞清晰:安全抵達、快速響應、風險兜底、定製服務。
“咱們不爭‘最好’,隻做‘最穩’。”他指著圖中心,“客戶買玻璃,表麵是材料,背後是項目進度、是工期罰款、是信譽風險。咱們的賣點,就是讓他們睡得著覺。”
小陳低聲重複:“‘睡得著覺’……這倒挺實在。”
“那就這麼定。”劉好仃拿記號筆在白板上寫下新定位:“讓每一單玻璃,都安全抵達。”
尤哈念完,點頭:“比‘性價比’有溫度。”
阿米爾卻皺眉:“可光有定位不夠,形象也得跟上。咱們現在的ogo,還是九十年代設計的,三個玻璃片疊一起,像三明治。”
“改。”劉好仃乾脆,“但彆整花裡胡哨的。要簡潔,要讓人一眼看懂‘靠譜’兩個字。”
小陳打開設計軟件,試探性畫了幾稿:有極簡線條的防護盾,有抽象化的運輸路線,還有一個是玻璃板與地球輪廓結合的圖形。
劉好仃盯著看了半晌,突然伸手:“借你鼠標用用。”
他點開一張產品實拍圖——是廠裡剛出廠的一塊超白玻,在陽光下通體透明,邊緣泛著微微藍光。他用工具框選了玻璃的倒影,拉到新ogo草圖中央,輕輕旋轉。
“彆畫符號,”他說,“就用咱們自己的玻璃當底紋。光是它最好的裝飾。”
小陳睜大眼:“這……會不會太素了?”
“素才好。”劉好仃笑,“客戶看多了炫的,反而信不過。咱們要的是——第一眼不驚豔,第二眼看不膩,第三眼覺得‘這人做事踏實’。”
尤哈忍不住笑:“您這是要走‘耐看型’路線啊。”
“對。”劉好仃點頭,“品牌不是選美,是處對象。長得再帥,靠不住也白搭。”
辦公室又是一陣笑,緊繃的氣氛徹底鬆了下來。
阿米爾趁機提了個新想法:“那宣傳渠道呢?咱們一直靠展會和老客戶轉介紹,能不能試試短視頻?比如拍點‘玻璃的100種死法’——運輸翻車、安裝失誤、極端天氣……再展示咱們是怎麼防住的。”
劉好仃眼睛一亮:“‘玻璃的求生之路’,這標題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