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剛把“返程資源共享可行性分析”的文檔保存到共享盤,抬頭就看見劉好仃站在技術組門口,手裡捏著一張打印紙,笑得像剛撿了錢包。
“老張的加油站談下來了,”他晃了晃那張紙,“不僅車隊能用,還能帶上下遊幾家合作廠一起拚單——省下的油錢,夠給大夥兒每人買雙新工鞋。”
辦公室裡頓時響起一片起哄聲。小王也笑了,心想這事兒辦得真敞亮。可劉好仃沒跟著笑太久,他把紙往桌上一放,話鋒一轉:“但咱們省了油錢,彆人可沒閒著。”
他點開投影,屏幕上跳出一組數據圖:某國際玻璃品牌過去六個月的線上曝光量、社交媒體互動增長率、智能倉儲覆蓋率。曲線一路往上躥,像過年放的竄天猴。
“人家一邊優化物流,一邊把整個品牌搬上了‘雲’。”劉好仃指了指圖,“咱們還在為一張手寫運輸單頭疼的時候,人家已經用ai預測銷量、用ar給客戶看樣品了。”
笑聲漸漸停了。小王低頭看了眼自己剛做的exce表,忽然覺得它像個出土文物。
早會照常在九點開始,但氣氛和往常不太一樣。牆上那張“初見成效”的報告還貼著,陽光斜照在“成效”兩個字上,金光閃閃的,可現在看,倒像是在提醒:這隻是個開始。
劉好仃沒急著說話,先給每人發了張小卡片,上麵印著一行字:“你覺得,咱們的品牌,在國外客戶眼裡,是什麼樣子?”
五分鐘後,卡片收上來,五花八門的答案貼滿白板——
“靠譜但老派”
“便宜,但不夠酷”
“像我爸用的那種保溫杯”
“技術還行,就是官網像2003年建的”
劉好仃看著最後一條,忍不住笑出聲:“咱們的官網……真有那麼慘?”
小王舉手:“劉哥,上周迪拜客戶問能不能在線看樣品三維模型,我隻能發個pdf截圖,人家回了句‘thanks…iguess.’”
全場靜了兩秒,然後爆笑。
笑完,卻沒人再說話。
“其實吧,”劉好仃拿起筆,在白板上畫了個圓,“咱們這幾年,把輪子修得挺穩,成本壓下去了,效率提上來了。可車要是不升級,再穩,也跑不過高鐵。”
他頓了頓,在圓外麵畫了個更大的圈:“現在,不光要比誰運得快、省得多,還得比誰看得見、連得上、反應快。客戶要的不隻是玻璃,是要一整套數字化的服務體驗。”
“你是說……咱們也得搞數字化轉型?”財務小林小心翼翼地問。
“不是‘搞’,是‘活’。”劉好仃點頭,“不轉,不是慢,是會被慢慢看不見。”
會議室安靜下來。窗外的風穿過走廊,吹動了白板上一張沒貼牢的卡片,輕輕翻了個麵,露出背麵小王寫的另一句話:“怕跟不上技術更新的速度。”
劉好仃看見了,沒念出來,隻是走到小王跟前:“你剛才說,客戶想要三維模型?咱們有沒有可能,做個簡單的在線看樣係統?”
小王撓頭:“技術上不難,問題是……這類工具更新太快了。今天剛上線,明天可能就被新平台取代。我們投入人力,會不會剛做完就過時?”
這話像塊石頭,砸進了池子。采購老李也點頭:“上次我們上的那個庫存管理插件,才用半年,開發商直接停服了,數據還得手動導出。”
“而且,”技術組小李接話,“光是學習新係統,就得花一兩周。等我們剛摸熟,又來新版本了,更新日誌比說明書還長。”
劉好仃聽著,沒打斷。等大家說完,他忽然問:“你們還記得二十年前,咱們廠第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嗎?”
沒人應聲,但他知道大家都記得。
“那時候,老師傅們都說,機器哪有手穩?結果呢?現在誰還用手磨邊?”他笑了笑,“新技術剛來的時候,都像野馬,難馴。可咱們不是為了馴馬,是為了學會騎馬。”
他轉身在白板上寫下四個字:不怕慢,怕站。
“咱們不追求一步到位,但得邁出第一步。”他語氣放輕,“就像上次優化物流,咱們也不是一開始就懂api對接,可現在,小王都能給新員工講課了。”
小王一愣:“我講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