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鬆了口氣:“那還行。不然天天查,咱們就得改行當偵探了。”
“本來就是。”小陳嘀咕,“技術偵探。”
接下來幾天,小組按流程跑了起來。小陳每天刷三個電商平台,下載二十多份產品手冊;老李定時導出質檢數據庫的異常記錄;小張則帶著樣品跑光譜、測附著力。
第三周,小陳坐在工位上,盯著屏幕發呆。監測日誌一片空白,連個一級預警都沒有。
他端著水杯去找劉好仃:“劉師傅,咱這係統……是不是太安靜了?”
“安靜不好?”劉好仃正在整理晨會資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是,是太安靜了。”小陳坐下,“按理說,市場這麼大,總得有幾個‘李鬼’冒頭吧?咱們啥都沒抓到,是不是……機製有問題?”
劉好仃沒答,起身走到電腦前,調出後台日誌。他點開“預警過濾記錄”,拉出一份清單。
“看這兒。”他指著屏幕,“過去十天,係統自動標記了五條一級線索。其中四條是參數單位換算誤差,一條是客戶誤傳資料,都被過濾了。”
他往下翻,停在一條記錄上:“這條,係統標黃,人工複核查實——馬來西亞某品牌,鍍膜工藝與我方patent001高度相似,相似度91.3。”
小陳瞪大眼:“真有?!”
“有。”劉好仃打印出報告,裝進文件夾,“而且是通過電商平台下單的樣品反向溯源確認的。咱們沒瞎忙。”
他把文件夾放進每個班組的晨會資料夾,順手在最上麵貼了張便簽:“第一例,擋住了。”
周五晨會前,劉好仃在打印室多待了一會兒。他把那份《首例疑似侵權通報》又看了一遍,最後一頁,他加了個二維碼。
掃碼後跳出一段動畫:兩條曲線並行,一條平穩前行,另一條試圖模仿,卻在關鍵節點偏離,最終被紅色警戒線攔下。
他按下打印鍵。紙張一張張吐出來,邊緣整齊,墨跡清晰。
小陳進來拿材料,看見二維碼問:“這掃出來是啥?”
“故事。”劉好仃把最後一份放進夾子,“讓大夥兒知道,咱們做的不是玻璃,是防線。”
晨會開始前,老李拿著通報翻了翻,忽然抬頭:“劉師傅,你說他們為啥偏要抄咱們這個點?明明有彆的路可走。”
“因為快。”劉好仃收拾桌麵,“抄結構要改模具,抄設備要投生產線,但抄參數,改個程序就行。他們賭咱們不會盯。”
“可咱們盯了。”
“對。”劉好仃把u盤收好,“而且從今往後,每提交一項,就加一道哨。”
小張抱著樣品進來,手裡拿著剛出的檢測報告:“劉師傅,這批新退貨的,光譜又有異常,420n峰還在,但偏移值降到0.5了。”
劉好仃接過報告,翻開數據頁,手指停在曲線上。
“不是消失了。”他低聲說,“是學會了躲。”
他抬頭,對小張說:“把這組數據加進比對模板,更新閾值。下次,咱們得比他們更快。”
他轉身走向技術科,走廊燈光平穩,照著他一步步走遠。
辦公室角落,那台離線機屏幕還亮著,u盤插在接口上,進度條正緩緩推進。
係統提示:數據比對模板更新中,預計剩餘時間4分32秒。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