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剛爬上白板,投影儀的光斑裡浮著一行字:“品牌多元化發展策略研究——試點方向建議”。劉好仃站在桌前,手裡捏著一支紅筆,筆帽被他咬過一道淺痕。他沒急著說話,而是把一張草圖釘在屏幕旁——鍍膜機的控製麵板上畫滿了修改標記,字跡歪得像剛學寫字的小孩。
“昨晚我改了三遍。”他開口,“最後一版,是照著小李的草圖重排的。”
老周端著保溫杯進來,聽見這話,腳步頓了一下。他沒坐下,先繞到白板前看了看那張草圖,又低頭翻了翻自己帶進來的分值表,終於在老位置坐下,杯蓋擰開,熱氣往上冒。
小王已經坐在電腦前,手指懸在鍵盤上。他昨天發完客戶案例後,一早又加了兩組數據,現在正盯著屏幕,生怕漏掉一個數字。小張抱著平板進來,頭發有點亂,顯然來得匆忙。老陳推了推眼鏡,把一疊質檢標準放在桌角。小李最後一個到,手裡攥著本子,進門時不小心碰到了門框,紙頁散了一瞬,他低頭撿起,沒說話。
“人都齊了。”劉好仃把筆帽放回口袋,“咱們不重頭再來,就接著昨天的往下走。”
他點開投影,首頁是那張手寫標注:“高需求+中等改造=突破口”。底下貼著小李拍的舊照片複印件——1997年市藝術館的彩繪玻璃窗。
“這條路不是我畫的。”他說,“是咱們自己人從舊設備、舊訂單、舊想法裡翻出來的。”
小王輕聲接了一句:“也是從舊照片裡找的靈感。”
屋裡有人笑了。
劉好仃順勢拉出評估模型:“技術延續性、市場增速、資源占用比——三個軸,四個方向。今天不談能不能做,先算清楚,往哪兒投最劃算。”
他把四個方向列出來:光伏邊框集成、智能調光窗、家電防指紋鍍層、藝術裝飾玻璃。
“先打分。”他說,“每人手裡三票,可以集中投一個,也可以分散。但記住——票投出去,責任就得扛起來。”
老周舉手:“我有個問題。昨天說光伏回報最快,可質檢流程卡著,樣件三個月交不出來,分再高也是空的。”
劉好仃點頭,從文件夾抽出一張紙:“我算了排產空檔。”他把主產線未來半年的夜班和周末調試時間標了出來,“光伏項目不占白班,設備調校全放在非高峰段。”
“那人力呢?”老陳問,“夜班本來人就少,再抽去試新活,主產線出問題誰兜?”
“所以得錯峰。”劉好仃翻開自己的硬皮本,裡麵貼著一張手寫時間軸,“光伏先啟動,但隻做樣件;防指紋鍍層搭車現有家電訂單,不單獨排班;智能調光暫緩,等技術摸清底;藝術裝飾——先不占正式資源。”
小李抬頭:“那……藝術裝飾算不算試點?”
“算。”劉好仃看著他,“但不算主力。你要是願意帶,就用周末時間,拉個小組悄悄試。不考核進度,隻看能不能跑通流程。”
屋裡靜了兩秒。
小王低頭在記錄表上寫:“藝術裝飾,資源占用比——低待驗證)。”他順手在旁邊加了行小注:“可複用培訓室周末調試組”。
“行。”老周終於鬆口,“那就先盯兩個方向。光伏主攻,防指紋輔推。其他先晾著。”
“不是晾著。”劉好仃糾正,“是養著。等主路通了,支路自然有人走。”
他調出方案草稿,開始逐條確認。光伏項目由老周牽頭,目標三個月內交付客戶樣件;防指紋鍍層由小李協管,綁定下一批家電訂單同步測試;智能調光列入觀察清單,每季度更新技術動態;藝術裝飾設為探索項,允許小團隊自主調試。
“簽字前,最後問一遍。”劉好仃把四份《試點責任書》發下去,“有沒有人覺得方向偏了?”
沒人出聲。
老陳翻著文件,忽然指著末尾:“這裡寫‘須附主產線保障預案’,是不是太嚴了?”
“不嚴不行。”劉好仃說,“咱們不是實驗室,一開設備就是錢,一調工人就是情。不能因為試新東西,把老飯碗砸了。”
老周點頭:“我同意。預案必須有,而且得寫清楚——萬一衝突,主產線優先。”
“那就加一條。”劉好仃拿起紅筆,在每份責任書末尾手寫補充:“若項目三個月內達成客戶樣單交付,可申請獨立預算。”
筆尖頓了一下,他又添了一句:“容錯邊界:允許一次工藝失敗,允許一次延期,不允許影響主產線交付。”
小王輕聲念完,抬頭:“這算是……給我們發了張試驗通行證?”
“不是通行證。”劉好仃收起筆,“是責任狀。做成,功勞是大家的;砸了,我來頂。”
老周盯著那行手寫字看了幾秒,忽然笑了:“你這字,比廠規還像回事。”
大家跟著笑起來。
簽字環節很快完成。老周簽得乾脆,小李猶豫了一下,還是簽了名字。老陳在“質檢監督”欄按下手印,小王把電子版同步存進共享文件夾,小張把紙質檔收進檔案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