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集:宣傳活動開展推進_深圳玻璃廠打工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深圳玻璃廠打工記 > 第1080集:宣傳活動開展推進

第1080集:宣傳活動開展推進(1 / 2)

劉好仃緩緩抬起手,搭在那扇沉重且有些生鏽的廠門上。冰涼的觸感順著指尖傳來,這扇門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見證了工廠的興衰榮辱。他深吸一口氣,緩緩用力,隨著“吱呀吱呀”的聲響,廠門被一點點推開。這聲音,在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工廠在歲月的長河中發出的沉重歎息,又像是在訴說著它往昔的輝煌與如今的滄桑。

天際才剛剛泛起一抹淡淡的魚肚白,四周的一切都沉浸在蒙蒙的晨光之中。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樹木,都被一層輕紗般的薄霧所籠罩,又像是一幅尚未完全暈染開的水墨畫,寧靜而悠遠。微風輕輕拂過,帶著絲絲涼意,像是母親輕柔的手,撫摸著這片沉睡的土地。

掛在門上那片被雨水淋過又曬乾、布滿褶皺的塑料袋,在這晨風的吹拂下,嘩啦作響。那聲音,在這寂靜的清晨裡顯得格外刺耳,仿佛是歲月在耳邊敲響的警鐘,時刻提醒著人們時光的無情流逝。劉好仃下意識地伸手扯了兩下那塑料袋,指尖觸碰到那粗糙的塑料表麵,帶起一陣輕微的“沙沙”聲。他想把它扯掉,可那塑料袋卻像是個倔強的孩子,頑固地掛在那裡,怎麼也不肯下來。任他怎麼用力,塑料袋隻是晃動幾下,發出更大的聲響,仿佛在嘲笑他的徒勞無功。

他皺了皺眉頭,眉頭間刻下了深深的皺紋,那是歲月和生活的刻痕。這皺紋裡,藏著他在工廠裡度過的無數個日日夜夜,藏著他對工廠的擔憂與期望。他沒有再繼續用力,心想:罷了,就讓它在那兒掛著吧,說不定一會兒自己就掉了。反正這廠裡的事情多了去了,一件一件來,著急也沒用。

昨晚睡前,劉好仃像往常一樣,獨自坐在昏暗的燈光下。燈光搖曳不定,映照在他略顯滄桑的臉上。他翻出了手機裡那張珍藏多年的老照片,照片裡,是他和幾個老工友站在廠門口,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青澀而又充滿希望的笑容。背後是剛剛建成不久、嶄新得發亮的廠房,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那時的他們,懷揣著夢想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走進了這座工廠,開啟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他輕輕用指尖摩挲著照片,眼神中滿是懷念與感慨。照片裡的每一個人,都曾經和他一起並肩作戰,一起為了工廠的發展而努力奮鬥。可如今,有的已經退休,過上了悠閒的晚年生活;有的已經離開了這座城市,去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隻有他還在這裡堅守著,守護著這份曾經共同的夢想。不知道看了多久,他才緩緩放下手機,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裡不斷浮現出過去在工廠裡的點點滴滴。那轟鳴的機器聲、工友們的歡聲笑語、加班時的疲憊與堅持,都像電影一樣在他腦海中不斷回放。怎麼也睡不著,早上五點,他就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在床上翻來覆去了一會兒,索性不睡了,穿上那件洗得有些發白的工裝,騎上那輛陪伴了他多年的自行車,悠悠地朝著廠裡駛去。

一路上,清晨的空氣格外清新,偶爾能聽到幾聲鳥兒的啼鳴,清脆悅耳。自行車在略顯崎嶇的道路上行駛著,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仿佛是歲月的回響。劉好仃看著熟悉的街道和路邊的樹木,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座工廠就像他的第二個家,雖然現在麵臨著諸多困難,如訂單減少、資金緊張、市場競爭激烈等,但他依然無法割舍。這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終於到了工廠,廠裡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打破這份寧靜。那蟲鳴聲在空曠的廠區裡回蕩,顯得格外清晰。劉好仃走進車間,車間裡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機油味,那是他熟悉的味道,也是他多年來的生活印記。這味道,讓他感到無比親切,仿佛又回到了曾經忙碌而又充實的日子裡。他徑直來到了質檢台前,質檢台有些陳舊,桌麵上的劃痕記錄著歲月的痕跡。那些劃痕,有的是不小心被工具劃傷的,有的是工友們在上麵寫寫畫畫留下的。每一道劃痕,都承載著一段回憶。

此時,質檢台前空無一人,隻有幾份未拆的發貨單靜靜地壓在保溫杯底下,像是被遺忘的時光。那保溫杯還是他妻子給他買的,用了好多年,外麵已經有了不少磕碰的痕跡,但劉好仃一直舍不得換。每次看到這個保溫杯,他就會想起妻子對他的關心和照顧。他將保溫杯拿開,動作小心翼翼,仿佛在對待一件珍貴的寶物。他小心翼翼地將單子一張一張地拿起來,整整齊齊地碼成一摞,碼的時候動作很輕,仿佛這些單子是什麼珍貴的寶貝,承載著工廠的希望和未來。

碼好後,他掏出手機,給老周發了條消息:“你說要剪‘十二時辰’,今天六點半,晨會開始拍。”發完消息,他便靠在質檢台上,靜靜地等待著。他的眼神有些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他知道,這次拍攝“明玻十二時辰”是他們的一次嘗試,也是向外界展示工廠真實麵貌的機會。通過這個係列視頻,他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工廠裡工人們的真實生活,了解工廠的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到十分鐘,側門“吱呀”一聲開了,老周拎著個舊三腳架從側門晃晃悠悠地走了進來,肩上還掛著那個已經有些褪色的相機包。老周是廠裡的老員工,和劉好仃一起在工廠裡工作了多年。他對拍攝有著濃厚的興趣,平時就喜歡用相機記錄工廠裡的點點滴滴。這次“明玻十二時辰”的拍攝計劃就是他提出來的,他希望通過這個計劃,讓工廠的文化和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傳播。

老周一進來,就皺著眉頭,額頭上滿是汗水,不停地擺弄著相機和存儲卡,嘴裡嘟囔著:“這卡昨天還好好的,今早一插,就說格式不支持,真是見鬼了。”他一邊說著,一邊皺著眉頭,額頭上的皺紋更深了幾分。他不停地嘗試著各種方法,試圖找出問題所在。劉好仃聽到聲音,湊過去看,屏幕上果然跳出一行提示:“格式不支持”。老周看著這行提示,心裡又急又氣,嘴裡還在不停地抱怨:“這可咋整,得重導,之前拍的幾段可能都丟了。我拍了好多工人們日常工作的片段,準備用在這個係列視頻裡呢,這下全完了。”

劉好仃看著老周著急的樣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平靜地說:“丟就丟了,反正我們拍的是現在,不是昨天。重要的是現在和未來,我們要用鏡頭記錄下工廠裡每一個真實的瞬間。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把握現在,創造未來。”老周看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你說的倒是輕巧,那些片段說不定有用呢。那些畫麵可是很能體現咱們工廠的特色和工人們的精神風貌的,花了我不少心思才拍出來的。”劉好仃笑了笑,沒有說話,他知道老周對這個拍攝計劃很上心,也知道他擔心之前的努力白費。其實他心裡又何嘗不心疼那些丟失的片段呢,但他知道,抱怨和後悔都沒有用,隻有向前看,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就在這時,小吳也來了。小吳是廠裡新來的年輕人,他畢業於一所藝術院校,對視頻剪輯有著獨特的見解和創意。他手裡緊緊攥著一個u盤,裡麵是他剪輯好的視頻文件。他看起來有點緊張,額頭上還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和不安。他走到劉好仃麵前,聲音有些顫抖地說:“劉哥,我加了點音樂,還做了動態字幕,您看看效果?”說著,他點開手機,視頻開始播放。

畫麵是黑底白字,客戶的語錄一條條滾過:“貨到了,人沒動靜”“合作十年,沒見過廠長”“穩定,但像空氣”。背景音樂緩緩響起,是那種帶鼓點的勵誌曲風,節奏感很強。然而,劉好仃隻看了三秒,便抬手,做了一個停止的手勢,說:“停。”小吳愣住了,一臉茫然地看著他,小心翼翼地問:“那……不加音樂?”劉好仃指了指遠處的傳送帶,說:“加車間的聲音,‘叮’那一聲,還有機器轉的聲音,就這些。我們不是拍廣告,是放話,要的是真實。客戶關心的是我們產品的質量和生產過程,不是這些花裡胡哨的音樂和特效。我們的產品是在車間裡生產出來的,每一塊玻璃都凝聚著工人們的心血和汗水,我們要讓客戶看到最真實的一麵。”

小吳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趕緊按照劉好仃的要求,刪掉音樂,重新導出視頻。他坐在一旁,眼睛緊緊盯著手機屏幕,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操作著,額頭上又冒出了新的汗珠。他心裡有些緊張,不知道自己重新剪輯的視頻能不能符合劉好仃的要求。這次,視頻裡隻有字幕和車間傳來的背景音,簡單而又純粹。片尾打出一行字:“你說的,我們聽見了。明玻。”標題定為《沒有畫麵的聲音》。

六點半,晨會準時開始。老周架好手機,鏡頭對準了點名台。現場沒有專門的補光設備,昏暗的車間裡隻有幾盞微弱的燈光。燈光搖曳不定,映照在工人們疲憊而又充滿期待的臉上。也沒人喊“開始”,一切都在一種自然而又真實的氛圍中進行著。第一個報到的是老張,他聲音沙啞,像是被砂紙打磨過一般,一邊報到一邊打了個哈欠,仿佛還沒從睡夢中完全清醒過來,眼角還掛著殘留的睡意。他的頭發有些淩亂,衣服上還沾著一些灰塵,一看就是剛從家裡匆匆趕來。第二個是小陳,他一邊簽字一邊撓頭,動作十分隨意,一不小心,墨水蹭到了手背上,還渾然不覺,繼續專注地在簽到表上寫著自己的名字。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羞澀的笑容,像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

鏡頭就這麼靜靜地拍著,拍工人們咳嗽的聲音,那聲音在安靜的車間裡顯得格外清晰;拍他們搓手的動作,那是清晨的寒意讓他們不自覺做出的反應;拍領工具時鐵皮櫃門吱呀作響的聲音,那聲音仿佛是歲月的歎息。每一個細節都被真實地記錄下來,沒有絲毫的刻意和修飾。工人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讓人感受到他們最真實的一麵。

拍完後,老周看著手機裡的畫麵,有些不滿意地說:“要不要重來一遍?剛才我手抖了,畫麵有點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擔心這次的拍攝效果不好會影響整個係列視頻的質量。劉好仃卻滿不在乎地說:“抖了也留著,人活著,哪有不抖的時候,這才是真實的生活。我們不是在拍電影,不需要那麼完美,真實才是最打動人的。抖動的畫麵反而更能體現出我們工人的質樸和真實,讓觀眾更有代入感。”老周聽了,聳了聳肩,沒再說什麼,但他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心,他覺得自己本可以拍得更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午,劉好仃去食堂吃飯。路過東牆邊時,他發現那裡多了塊木板,上麵釘著幾張便簽紙。他好奇地走過去,腳步不由自主地放慢,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在最角落那張字跡工整的便簽紙前停了下來,上麵寫著:“劉好仃,57歲,質檢崗。我在這,因為我兒子說,爸你廠裡玻璃比我家窗子亮。”下麵沒有落款日期,隻畫了個小小的太陽,那太陽的線條歪歪扭扭的,像是出自一個孩子之手,卻充滿了溫暖的感覺。

劉好仃看著這張便簽紙,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兒子總是以他為驕傲,每次和他聊天時,都會提到他在工廠裡工作的事情。而他也在努力守護著這份驕傲,為了讓兒子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讓工廠能夠發展得更好。老李路過時,也站了幾秒,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像是想起了什麼往事,但沒有說話,便默默地走開了。劉好仃看著老李離去的背影,心裡明白,這張便簽紙不僅代表了自己對兒子的責任,也代表著每一個工人對家庭的擔當。

下午,劉好仃回到車間,在自己的抽屜裡發現了一張泛黃的煙盒紙,上麵寫著:“我不想躲了,我在這修了二十年爐。”字體雖然潦草,但卻充滿了力量,仿佛是作者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和堅守。他沒問是誰寫的,直接拿膠帶貼到了牆上,就像守護著一份珍貴的秘密。他知道,這張紙條代表了工人們對工廠的一份感情,也是他們內心的真實寫照。在這工廠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堅持的理由。他們在這裡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工廠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天,牆上的紙條明顯多了起來,足足有六張。有一張寫著:“我媳婦說,這廠名字吉利,明明白白”,簡單的話語裡透露出對工廠的認可,也透露出她對丈夫工作的支持。從這張紙條裡,劉好仃能感受到夫妻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也能看到妻子對丈夫工作環境的期望。還有一張寫著:“我孫子問我,爺爺你上班的地方有花嗎?我說有,車間門口那盆綠蘿就是”,充滿著生活的煙火氣,讓人感受到工人們在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那盆綠蘿,或許在彆人眼裡微不足道,但在工人們的心裡,卻是一種生活的點綴,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更有一張是小孩塗的畫,歪歪扭扭地畫著一座房子,屋頂冒著煙,下麵一行拚音:“odeyeyezaiingbo”,天真無邪的筆觸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仿佛看到了那個小孩純真的笑臉。這簡單的畫作,承載著孩子對爺爺的愛和對工廠的好奇。

食堂管理員老陳起初對這些紙條冷眼瞧著,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是一些工人們的胡亂塗鴉。他每天在食堂裡忙忙碌碌,關注更多的是飯菜的質量和衛生,對這些紙條並沒有太在意。然而到了第三天,他卻主動搬來兩張長條桌,擺在牆邊,對大家說:“坐這兒寫,彆蹲地上。”工人們都有些驚訝地看著他,沒想到這個平時嚴肅、不苟言笑的老陳竟然也有如此貼心的一麵。老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看著你們寫的這些東西,感覺挺有意思的,我也想讓咱們廠裡多點這樣的溫暖。咱們在工廠裡工作,就像一家人一樣,應該互相理解和支持。”

“客戶原話實錄”視頻在官微發出後,頭一天的數據並不理想,播放量隻有八十七次。小吳盯著數據看了半天,眼睛都快瞪出來了,嘴裡不停地嘀咕:“我們這麼認真做,人家當透明,這可怎麼辦啊。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剪輯、拍攝,結果卻沒人看,這多打擊人啊。”他的臉上寫滿了失落和沮喪,開始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劉好仃卻沒說話,他把視頻轉發到內部群,附了一句:“放著,每天一更。”他的眼神堅定而又執著,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支撐著他,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總會有人看到他們的努力。他深知,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要想讓一個視頻得到廣泛的關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隻要他們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收獲。

第四天清晨,“明玻十二時辰”第一集《晨光·點名》正式上線。這個視頻全程無解說,無剪輯特效,就是從六點二十八分拍到六點五十分,原汁原味地記錄了工人們一個個報到、簽字、領工具、走向崗位的過程。片尾定格在老張走進車間的背影,工裝後背有點破,補丁縫得歪歪扭扭,那一瞬間,時間仿佛靜止了,所有的真實都濃縮在了這個畫麵裡。那補丁像是歲月留下的勳章,見證著工人們的辛勤付出。每一針每一線,都縫進了他們對工作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執著。

劉好仃在晨會上放完視頻,看著周圍的工友們,輕聲問道:“像不像演的?”工友們都沒說話,有人低頭喝粥,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那碗粥的熱氣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模糊了他們的臉龐。也許他們心裡也在回味著視頻裡的畫麵,想起自己每天重複的工作,那些平凡而又真實的瞬間。有人盯著畫麵發愣,眼神中似乎閃爍著什麼,也許是對過去的回憶,也許是對未來的思考。劉好仃看著大家的反應,自問自答道:“不像,因為我們天天這麼過,反倒忘了有人會看。”工友們依舊沉默著,但氣氛卻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大家心中湧動。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工作雖然平凡,但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通過這個視頻,他們看到了自己在彆人眼中的樣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天中午,第二集《午休·飯盒》也剪輯完成了。鏡頭裡,七八個工人蹲在車間外的遮陽棚下,每個人手裡都端著一個不鏽鋼飯盒,吃得津津有味。陽光透過遮陽棚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有人聊著孩子中考的事情,臉上滿是擔憂,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仿佛在為孩子的未來而焦慮。他不停地歎氣,仿佛心中的壓力無法釋放。有人抱怨老家修路堵車,耽誤了不少時間,一邊說著一邊不停地搖頭,滿臉的無奈。老李夾起一塊土豆,皺著眉頭說:“這菜鹹了。”旁邊的人聽了,笑著打趣道:“你舌頭是不是鏽了?”整個畫麵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那是屬於工人們的真實生活。他們的笑聲、抱怨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麵。

老周本來看著這段,覺得有些雜亂,想剪掉,他覺得這樣的畫麵不夠精致,可能會影響視頻的整體效果。他皺著眉頭,拿著遙控器,不停地快進、後退,試圖找到更好的剪輯點。劉好仃卻按住他的手,說:“留著。他們不說‘品牌’,但他們,就是品牌。這些平凡的生活片段,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客戶看的不隻是我們的產品,更是我們工人的精神風貌和工廠的文化底蘊。”老周聽了,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他雖然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但也覺得劉好仃說得有道理。

視頻導出前,小吳猶豫了一下,問道:“標題寫啥?”劉好仃看著屏幕,毫不猶豫地說:“就寫:《午休·飯盒》。再加一行小字——今天,他們吃了土豆、青菜和一點鹹了的肉。”小吳點了點頭,但還是有些不確定地問:“真不改了?”劉好仃堅定地點頭:“改了就不真了。”說完,他便讓小吳點擊了發布按鈕。他相信,真實的才是最有力量的,那些刻意包裝和修飾的東西,往往會失去原本的味道。就像這頓簡單的午飯,雖然沒有什麼山珍海味,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最能體現工人們的真實生活。

傍晚,劉好仃路過食堂,又下意識地看向那麵牆。隻見牆上的紙條又多了幾張,其中有一張用紅筆醒目地寫著:“我女兒今天問我,爸爸你廠裡是不是很黑?我說不是,我們廠叫‘明玻’,是透明的。”下麵還畫了塊玻璃,陽光穿過玻璃,投下七種顏色,絢麗而又美好。那七種顏色仿佛代表著工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工廠的熱愛和期望。劉好仃站在那兒看了很久,仿佛能從這些紙條中看到工友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每一張紙條,都是工人們的心聲,都是他們對工廠的一份真情。他轉身去倉庫拿了一盒新筆,放在牆邊的桌上,方便大家隨時使用。他想,這些紙條不僅僅是文字,更是工人們情感的寄托,是工廠文化的一部分。它們記錄著工人們在工廠裡的點點滴滴,見證著工廠的發展和變遷。

第五天早上,小吳像往常一樣打開後台,準備查看視頻的數據。當他看到《晨光·點名》的播放量時,驚訝得張大了嘴巴——漲到了三百一十二次,而且還有兩條留言。一條是:“這不就是我家老頭每天的樣子?”言語中充滿了熟悉與親切,仿佛看到了自己親人忙碌的身影。從這條留言裡,小吳能感受到留言者對視頻中人物的認同和情感共鳴。另一條隻有三個字:“看哭了。”簡單的話語卻飽含著深深的情感,那是對工人們辛勤付出的認可和感動。也許留言者在視頻中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努力和堅持,或者看到了身邊人的影子,從而引發了內心的觸動。

小吳激動得手都有些顫抖了,他趕緊截圖發到群裡,然而群裡卻沒人說話。大家都沉浸在這份喜悅中,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此刻的心情。過了十分鐘,老周回了個表情——一隻手豎起大拇指,指尖有點抖,似乎也難掩內心的激動。他心裡知道,這個成績雖然不算什麼,但對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劉好仃正在檢查新到的質檢卡模板,他認真地看著每一個細節,拿起一支筆,在空白處寫下第一張示範卡:“劉好仃,57歲,早班。玻璃透光率99.2,無劃痕。簽字:劉。”他的筆跡有點顫,但寫得很慢,一筆一畫都充滿了認真與負責,仿佛在守護著一份珍貴的承諾。每一塊玻璃的質量,都關係到工廠的聲譽和客戶的滿意度,他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這時,手機震動了一下,是老周發來的消息:“第三集拍‘夜班交接’,您來嗎?”劉好仃看著消息,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回道:“來。帶上你的破卡,咱們重新導。”他知道,這次拍攝可能會有新的挑戰,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夜班交接是工廠生產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這個環節能夠體現出工人們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協作精神。他希望通過這個視頻,讓更多的人了解工廠生產的每一個細節。發完消息,他抬頭看了眼牆上的故事角,一陣風吹進來,一張紙條輕輕晃動,上麵寫著:“我願意讓他們提起我時,不低頭。”那幾個字在風中顯得格外堅定,仿佛是工人們對命運的宣戰。他明白,這張紙條代表著工人們的自尊和驕傲,他們不願意被生活打倒,不願意在彆人麵前低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渣男全家白眼狼?重生他們哭斷腸 變小後被獸夫們誤認成了他們的崽 釣係惡女要選夫,滿朝文武夜夜纏 八零女中醫:極品小姑帶娃進城了 荒野探險的那些事 宿命引 方舟:重鑄人類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神隱都市,這個鹹魚大叔不一般 救命!影帝的神棍未婚妻真會捉鬼 神王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