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的筆尖剛在a3紙上畫出“聯合評估”四個字的外框,手機就響了。他沒停手,用肩膀把手機從工裝兜裡頂出來,瞥了一眼屏幕——陳工發來的消息:“協議定稿了,十點送簽。”
他把手機反扣在桌角,筆繼續走。流程圖的主乾已經清晰:每日數據上傳、三日公示期、異議備案、聯合小組會簽。他用藍筆把“綠簽成果”標在左上角,像一顆不動的錨。
九點四十分,他拎著保溫杯進了打印室。昨天的會議紀要、七天動作密度對比圖、綠簽掃描件,一套八頁,裝進牛皮紙夾。他又加了一頁空白表,標題是“首次聯合評估會準備清單”,寫上小陳和老周的名字。
十點十七分,會議室門推開。陳工帶著兩人進來,一人拎著文件袋,另一人抱著筆記本。劉好仃起身,沒說話,把打印好的材料推過去。
對方項目經理翻開協議,手指在“程序性認可”那條上滑動:“我們同意‘未提異議視為認可’,但‘書麵異議留痕’這句,能不能去掉?太繁瑣,實際操作容易卡住。”
劉好仃沒動。他打開手機相冊,翻到綠簽背麵那三行字:清溝提前完成、工具交接零延誤、動作密度提升32。他把手機轉過去,屏幕正對對方。
“這三件事,你們認嗎?”他問。
會議室安靜。項目經理低頭看圖,又抬頭看劉好仃,幾秒後,點了下頭。
“認,就留痕。”劉好仃收起手機,“不認,現在停。”
對方沉默片刻,對助理說:“留著吧。”
劉好仃翻開協議,在“異議響應”那條空白處,用紅筆補上一行字:“48小時內書麵回應,逾期視為無異議。”他簽上名字,把筆遞過去。
對方看著那行紅字,略一遲疑,也簽了。小李在門口等得著急,探頭看了一眼,立刻轉身跑回辦公室。
簽字完,劉好仃把原件收進文件夾,副本帶回辦公室。他沒坐下,直接走到白板前,把協議貼上去,用黃色記號筆圈出“三方會簽”“複核申請權”“公示期起算時間”幾個條目。
“現在不是信他們,”他說,“是信這個流程。”
小陳站在桌邊,手裡拿著u盤:“首次評估會要準備哪些數據?”
“從綠簽那天開始,所有動作記錄、清淤節點、工具交接時間戳,按天整理。”劉好仃說,“你負責彙總,明天下午三點前發群裡。”
老周掏出本子:“監理那邊我剛聯係了,說可以列席,但不參與表決。”
“列席就行。”劉好仃說,“他們聽,就是監督的開始。”
小李從門外進來,手裡捏著半張打印紙:“他們要是簽了又不執行呢?群裡不說話,會也不開,咱們怎麼辦?”
劉好仃看了他一眼,轉身拉開抽屜,取出那張綠簽,輕輕夾進協議副本裡。
“流程寫了,就有據可查。”他說,“他們不開會,我們就發紀要。他們不回應,我們就記‘無異議’。一步一步來,不動搖。”
小李沒再問,低頭在本子上寫了幾句。老周把協議複印件釘在公告欄最上角,順手把昨天的輪值表往下挪了挪。
劉好仃坐回桌前,打開筆記本,翻到最新一頁。他在“下一步”下麵畫了條橫線,寫上:“下周二,九點,首次聯合評估會。準備人:小陳。對接人:老周。記錄人:小李。”
他合上本子,抬頭看牆上的鐘。十點三十六分。窗外運輸車正卸石料,車鬥緩緩升起,石子嘩啦啦落進料倉。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陽光照在剛貼上去的協議上,黃筆圈出的字跡清晰可見。
“動作密度圖今天還得更新。”小陳提醒。
“嗯。”劉好仃點頭,“五點前傳群裡。”
小李忽然抬頭:“他們要是臨時改時間呢?”
“那就按流程走。”劉好仃說,“我們準時發數據,準時提議題。他們來不來,是他們的事。”
老周笑了下:“反正咱們的活兒不等人。”
劉好仃也笑了。他轉身從櫃子裡拿出一盒新記號筆,拆開包裝,抽出一支黑色的,在白板上寫下:“聯合觀測機製正式運行。”
筆尖劃過板麵,發出沙沙聲。
他寫完,把筆帽哢一聲扣上,放在講台邊緣。
小陳開始整理數據表格,老周撥通監理電話,小李盯著屏幕等上傳完成。
劉好仃站在白板前,看了一會兒那行字。陽光斜照進來,照在“正式運行”四個字上,筆跡黑亮,像剛落筆。
他轉身拉開椅子坐下,打開電腦。
屏幕亮起,彈出群消息提醒。他點開,是陳工發的一條:“首次評估會議程建議,請查收。”
他點開文件,快速瀏覽一遍,嘴角微動。
“他們提了兩個議題。”他說,“一個是數據分類標準,一個是複核流程細節。”
小陳湊過來看:“我們可以加一個:綠簽成果的持續對標。”
“加上。”劉好仃說,“寫進回複裡。”
他敲鍵盤,打出第一句:“感謝建議,我們補充一項議程:基於綠簽成果的動作效率追蹤。”
打完,他停頓一秒,按下回車。
消息發送成功。
他靠回椅背,摘下眼鏡擦了擦,再戴上。
窗外,運輸車完成卸料,車鬥緩緩落下,金屬關節發出輕響。
他翻開筆記本,在“首次評估會”旁邊畫了個星號。
然後,拿起筆,在下方寫:“確保數據連續性,每日五點前上傳,風雨無阻。”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