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前,劉好仃把三組當天的更新彙總成一條圖文消息,發進客戶群。配文很簡單:“第一周測試完成,發現問題兩個,已調整策略。下周見新樣品。”
不到十分鐘,d廠技術員回了句:“暗痕那個,我們倉庫工人最怕半截撕不開,你們多試幾種手法。”
劉好仃回了個“收到”,轉頭對阿珍說:“把這條也記進日誌,歸類到‘使用場景補充’。”
阿珍剛記完,小李又叫住他:“劉工,現在易拆要雙軌,二維碼要定向調試,標準接口那邊還沒動……任務是不是太散了?我怕主攻方向被拖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好仃站定,看著白板上那三行優先級:“易拆為主,追溯並行,接口預研——這順序沒變。資源怎麼分?易拆組需要的設備、人力優先調配;二維碼小組不占白班崗,用夜研時間;預研數據下周三前交就行。”
他頓了頓:“咱們不是要一口氣吃成胖子,是要讓每口都咬在實處。從今天起,每周五上午開技術協調會,解決卡點;下午發客戶簡報,讓他們知道我們在動。節奏穩了,事才能成。”
老張臨走前嘀咕一句:“以前修機器,壞了才修。現在沒壞,反倒天天查這查那。”
“不一樣了。”劉好仃把設計草圖從櫃子裡拿出來,翻到背麵,用紅筆寫了個“day7”,然後夾回文件夾,“以前是修,現在是改。修的是故障,改的是將來。”
周五上午的協調會提前十分鐘開始。小吳帶來了新一批暗痕樣品,編號從0.25到0.30,每片背麵都貼了測試標簽。老周抱著壓力測試儀進來,袖口沾著金屬屑。
“0.25的勉強能掰開,運輸測試裂了兩片。”他把數據表遞給劉好仃,“0.28的最危險,手一用力就開,但路上自己也開。”
小李翻著記錄:“斷裂膜窄條貼合做了三組,手感好,但粘合強度不夠,摔測時掉了兩次。”
劉好仃把兩組數據並排貼在白板上,還沒開口,電腦提示音又響了。夜研小組發來新消息:“恒通t8掃碼率提升至81,仍在優化。”
他正要回複,阿珍忽然說:“c廠小陳在線,要不接進來聽聽?”
視頻接通,小陳的臉出現在屏幕一角,身後是倉庫貨架,一摞護角整整齊齊碼在邊上。
“你們上次說的撕拉指引箭頭,”他開口,“我們試著用馬克筆自己畫了幾個,工人反饋挺有用。”
劉好仃抬頭:“真畫了?”
“嗯。”小陳舉起一片護角,上麵用黑筆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箭頭,“雖然醜了點,但一眼就知道從哪下手。”
會議室裡有人笑了。
“不醜。”劉好仃說,“這是用戶教育的第一步。”
他轉身在白板上加了一行:視覺引導——低成本高回報。剛寫完,老周突然說:“要不……咱們把箭頭直接壓進模具裡?凸起的線,摸得著,看得清。”
小李眼睛一亮:“還能順便當應力引導槽,幫著裂開。”
劉好仃還沒說話,小吳已經掏出隨身刀,在樣品邊緣比劃起來。
小陳在視頻裡打字:“能不能做成熒光的?晚上也看得見。”
劉好仃看著那行剛寫的字,拿起紅筆,在“視覺引導”下麵重重畫了個圈。
他轉向眾人:“周五下午的簡報,加一條:客戶共創項新增‘指引標識’,已進入樣品設計階段。”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