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翻開筆記本,撕下一頁,畫了張流程圖:注塑參數提前預設,首件檢測標準打印上牆,異常響應小組現場待命。
“把這張圖發給模具廠。”他說,“告訴他們,六小時內,我們不求快,隻求準。所有數據,他們可以拿去優化自己的工藝。”
王姐看了眼圖,點頭:“這能談。”
劉好仃拿起手機,撥通電話。對方接得很快,他沒寒暄,直接說:“冷鏈客戶占比現在三十七,你們也知道。這次試模,我們共享全周期數據,換你們六小時不被打斷。”
電話那頭沉默兩秒:“行。但你們得保證,問題當場清。”
“我親自在。”
掛了電話,他走回白板前,在“生產預案”項下畫了個對勾,旁邊寫上:“六小時攻堅,標準不降。”
小吳這時抬起頭:“新模型跑完了。反向受力,導角加完,應力分布均勻。低溫彎折模擬二十次,無裂。”
劉好仃點頭:“做實物,今天下班前交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明天才到交圖時間……”
“今天就要。”劉好仃看著他,“咱們不是等驗收,是在搶時間。”
材料組那邊,老陳突然出聲:“除濕機裝上了,上午那批樣品剛出,表麵狀態穩定。”
“拿去冷凍循環測試。”劉好仃說,“過三輪,沒問題就定標準。”
“要是第三輪又黏呢?”
“那就第四輪。”劉好仃說,“總有一輪能穩住。”
會議室安靜下來。每個人都在低頭改文件、回消息、列清單。劉好仃站在白板前,把“材料穩定性”“結構抗裂”“生產路徑”三項後麵都畫上了斜線,表示推進中。
倒計時牌翻到“15”。
散會時,小林最後一個起身,走到門口,伸手去拿門把上的手套。劉好仃說:“彆摘。”
“不是說誰交方案誰先試嗎?”
“今天不用。”劉好仃把那副手套輕輕往下拉了拉,讓它掛得更穩,“它現在不是工具,是提醒。”
小林停住,看了眼那副起球的舊手套,沒再說話。
下午三點,材料組傳來消息:第三輪冷凍測試完成,t7樣品表麵無黏連,回彈正常。群裡發了三張圖,最後一張是顯微鏡下的磨砂層結構,均勻細密。
劉好仃回複:“標準定下來,每批留樣,存三個月。”
結構組那邊,新樣件出爐。小吳戴著棉紗手套,在18c冷櫃裡反複彎折,二十次,邊緣完好。他拍了視頻發群裡,手有點抖,不知是冷的還是激動的。
劉好仃點開看了兩遍,回複:“可以進試模階段。”
王姐立刻聯係模具廠,確認六小時窗口,把流程圖打印出來,貼在車間門口。她回來時,劉好仃正站在窗邊打電話。
“對,六小時,我們保證節奏。”他掛了電話,轉頭問王姐,“注塑參數預設好了嗎?”
“好了。”
“首件檢測標準呢?”
“打印了五份,操作台、質檢台、模具廠、咱們辦公室,還有一份我隨身帶著。”
“好。”劉好仃點頭,“明天一早,咱們一起去車間。”
王姐忽然問:“要是試模時出問題,停機時間不夠,怎麼辦?”
劉好仃沒立刻答。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紅筆,在“生產預案”那一欄重重畫了個圈。
“那就把六小時拆成三百六十分鐘。”他說,“一分鐘一分鐘地搶。”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