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彤把那張散熱草圖往桌上一放,筆還沒抽回來,劉好仃的手機就響了。是小李,聲音壓得低,但急:“a客戶產線報警,模塊沒反應,現場沒人去。”
劉好仃沒動,手指在桌邊敲了兩下,像是在數秒。他抬頭看牆上的鐘,十點十七分。剛開完會不到一小時,策略還沒傳下去,問題先到了。
他撥通運維主管電話,隻說一句:“我十五分鐘後到廠門口,你帶人等我。”掛了,抓起工牌就走,連外套都沒換。
路上,小李又發來一條:“新人technician說沒接到新流程通知,不肯去,說是‘沒走審批’。”
劉好仃回了個“嗯”,把手機塞進褲兜。他知道那小夥子剛轉正三個月,規矩比命大。可客戶那邊機器一停,每分鐘都是錢。等流程?黃花菜都涼兩回了。
廠門口,運維主管帶著人已經等在叉車旁。劉好仃沒多話,直接上了車。路上他問:“帶備用模塊了嗎?”
“帶了,兩個。”
“好。到了彆解釋,拆機、換件、拍照、走人。客戶要問,就說劉師傅來的。”
到了客戶車間,那technician還真在門口站著,手裡抱著工具包,一臉“我在等指令”的表情。劉好仃路過他身邊,順手拍了下肩膀:“走,乾活。”
拆機一查,電源濾波異常,不是模塊本身問題。劉好仃換上備用件,重啟,警報燈“滴”一聲亮起,現場工人鬆了口氣。整個過程四十七分鐘。
小李立刻拍了段視頻,發客戶群,配文:“劉師傅現場處理完畢,用時47分鐘。”
劉好仃沒看手機,收拾工具時對運維主管說:“從今天起,所有報障,不管是不是重點客戶,兩小時內必須有人到場。誰卡流程,我找誰。”
回去的路上,他給小李發了條語音:“技術護航卡樣稿加個扳手,不是笑臉。我們是修東西的,不是賣萌的。”
老陳那邊也沒閒著。新供應商的電容早上到貨,測試電壓合格,質檢組剛準備放行,下午高溫老化房出來一組數據——焊點有微裂,三百分之一的概率,但確實存在。
他翻出劉好仃那份“應對方案v1.0”,找到“分批訂貨、重點客戶優先”那條,直接申請:這批電容隻用於非重點客戶模塊組裝,不進核心訂單。
質檢組長皺眉:“這算什麼?打擦邊球?”
老陳咧嘴一笑:“這叫精準投放。咱們成本要壓,質量也不能丟。這批貨先用著,問題記下來,反饋給供應商改工藝。他們要是不改,下次直接踢出去。”
他順手在係統裡標了“b類物料,限用批次”,又加了條備注:“高溫環境下建議加強巡檢。”
晚上七點,林曉彤帶著兩個技術員在測試室碰頭。散熱結構仿真跑不起來,舊版軟件算力不夠,模型一加載就卡。it那邊說高性能服務器要申請權限,流程走完得三天。
她拿著草圖去找劉好仃,話沒說完,劉好仃已經轉身打開自己工位的主機:“用我的機子,後台跑,彆占白天帶寬。晚上算,白天還得乾活。”
“可這機子……”
“老是老了點,但算過三十年的玻璃應力曲線,不比新機器差。”他敲了敲機箱,“就是彆連遠程桌麵,廠網會限速。”
當晚八點,三人輪流值守,把仿真拆成三段跑。第一段風道建模,第二段熱源分布,第三段鰭片角度優化。每兩小時換人,中間泡麵墊肚子。
淩晨十一點,結果出來:原設計風道效率不足,鰭片角度得調十五度,才能保證長時間運行不積熱。
林曉彤把數據整理成一份非正式備忘錄,標題寫的是“測試流程優化建議v2”,存進了“測試流程優化”文件夾。誰要是問,就說在做日常調試。
第二天早上,劉好仃到廠時,老陳的物料替換報告已經躺在郵箱裡。b類電容首批裝配完成,產線沒停,客戶也沒投訴。成本壓了3.7,比預期還多0.5個點。
他正看著,小李衝進來:“技術護航卡打樣出來了,您看看。”
劉好仃接過卡片,正麵是模塊圖,背麵二維碼,下麵一行字:“您的專屬技術支持”。他指著名字欄:“這裡寫‘劉好仃’,電話留我手機號。”
“可這……太顯眼了,萬一客戶天天打?”
“打就打。”他把卡片翻過來,“我們賣的不是冷冰冰的模塊,是有人負責的東西。客戶知道找誰,才敢用。”
中午,林曉彤把備忘錄打印出來,放在劉好仃桌上。他看完,沒說話,打開“種樹計劃”文件夾,在【技術預研】下麵新建了個文檔,標題是“散熱結構優化初稿”,權限設為僅限查看。
傍晚六點,車間燈一排排亮起。劉好仃關掉老陳的報告,抬頭看了眼生產線,模塊正在流水線上緩緩移動,焊點閃著微光。
他打開“種樹計劃”文件夾,在三行子目錄下分彆打鉤:
【服務響應】首單閉環
【成本精控】b類啟用
【技術預研】仿真初成
鼠標停在“下一步”按鈕上,沒點。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外麵天已經黑了,裝卸區的叉車還在動,一車成品正往外運。
林曉彤走過來,手裡拿著新一版散熱草圖:“如果鰭片角度調15度,模具得重開,但我們現在……”
劉好仃接過圖紙,翻到背麵,用筆寫了個數字:“先做三套試驗模,費用從技術改造備用金裡出。”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