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該搞了。”劉好仃拿起筆,在白板空白處畫了個雙環。
內環寫:“設備型號、維修史、繳費記錄”;
外環寫:“孩子怕黑、早上六點起、老婆住院”。
“機器記內環,咱們記外環。”他說,“這才是人比係統多出來的那點溫度。”
老周盯著那兩個圈,忽然問:“可記多了,算不算打探隱私?萬一哪天傳出去……”
“三條規矩還在。”劉好仃語氣沒變,“隻記客戶自己說的,隻用來提醒服務,變更信息必須本人確認。”
他頓了頓:“咱們不是在收集數據,是在存一份‘服務記憶’。記住誰怕黑,誰趕時間,誰家裡有病人——不是為了分析,是為了回應。”
屋裡沒人說話。
“下周開始。”劉好仃合上筆帽,“每個組挑五戶老客戶,持續跟一個月。看‘情感備注’能不能讓投訴少點,複購多點。”
小李立刻掏出本子:“那台賬格式要不要統一?”
“不用多花哨。”劉好仃說,“就三欄:客戶原話、服務回應、後續反饋。能看明白就行。”
老周還是有點猶豫:“可這事兒不寫進考核,大家乾兩天沒勁頭,不就又黃了?”
“考核是死的。”劉好仃走到窗邊,拿起那本被翻得起了毛邊的台賬,“可你看——趙姐說‘心情亮了’,王姨說‘孩子敢上廁所了’,這些話,比打分值錢。”
他把本子輕輕放回桌上:“人不怕你記他,怕你忘了他。咱們現在乾的,就是彆讓他被忘了。”
下午三點,劉好仃把兩組的台賬本收上來,攤在調度室長桌上。
小李負責整理,一邊抄錄一邊念:“李叔說陽台有綠蘿,修完提醒‘地板乾了沒’;趙姐急著做飯,回訪問‘熱水快不快’;王姨提過孫子怕黑,咱們調燈後她回了句‘孩子睡踏實了’……”
劉好仃站在旁邊,忽然問:“這三戶,最近有沒有複購記錄?”
“趙姐換了新灶頭,李叔加了延保,王姨推薦了鄰居來修。”小李翻了翻係統,“都在這一個月內。”
“不是巧合。”劉好仃在本子上畫了個圈,“他們願意再找咱們,不是因為修得好——是因為說話對了路。”
他轉身在白板上寫下四個字:服務記憶。
“從今天起。”他說,“每個組配一個專用本,專門記這些‘人情小數據’。不急著進係統,先讓人動起來。”
小李問:“要是彆的組問,為啥要乾這個?”
“你就說。”劉好仃拿起筆,在新台賬第一頁寫下:
客戶王姨,孫子怕黑,熱水器指示燈已調暗。
他合上本子,遞過去:“因為有人記得,孩子半夜不敢上廁所。”
傍晚六點,最後一班工人陸續打卡。劉好仃把兩本新台賬放進櫃子,順手帶上了玻璃門。
櫃子反光映出白板上的“服務記憶”四個字,筆畫歪歪扭扭,像隨手塗的。
小李站在門口,忽然說:“咱們這麼記,會不會有一天,機器也能學會?”
劉好仃沒回頭。
他拉開抽屜,取出一疊空白本子,整整齊齊碼在櫃角。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