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聲音熟。”他調試音量,“工人聽久了,就跟聽老師傅喊話一樣,自然就信。”
他按下錄音鍵,清了清嗓子,聲音沉穩有力:“3號櫃電不穩,快看接線頭!”
播放一遍,音質清晰,語速適中,帶著點沙啞的底噪,像車間裡喊過多年的人。
老周聽完,豎起大拇指:“就這個味兒,跟咱們廠老班長喊‘小心燙!’一個勁兒。”
劉好仃點頭:“以後全按這個標準來。語速彆太快,字彆太密,一句就一件事。”
小陳趕緊記下:“那‘信號中斷’怎麼改?”
“彆說信號。”劉好仃想都沒想,“說‘焊機斷線了,趕緊查線路’。”
“‘模塊自檢失敗’呢?”
“就說‘機器自己查出毛病,彆動,等技術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周邊聽邊笑:“這下真成‘人話’了。”
劉好仃又轉向他:“報警音的事,你找硬件組,把新音頻燒進備用板,先在三號線試一天,看工人反應。”
“要是還不行呢?”
“那就再換。”他語氣平靜,“總能找到不刺耳又醒目的。”
老周點頭記下。
劉好仃最後看向界麵問題:“按鈕太小,戴手套按不準——這事兒不能光靠嘴說。”
他從抽屜裡翻出一副舊手套,油乎乎的,明顯是車間裡用過的。
“你戴上。”他對老周說。
老周接過,套上手,手指立刻變得笨拙。
“現在去點手機上的模擬界麵。”劉好仃打開設計稿。
老周湊近屏幕,拇指在按鈕上按了幾次,兩次滑開。
“看到了?”劉好仃問。
“確實難按。”
“那就加大。原來12像素,提到24。底色也彆用純藍,改灰藍漸變,看著不冷。”
“可顏色一改,數據辨識會不會受影響?”
“拿三組工人來試。”劉好仃說,“明天中午前,做兩版界麵,讓他們盲選。誰選得多,就用誰。”
老周應下,正要走,劉好仃又叫住他:“順便問一句——他們最怕什麼顏色?”
“啊?”
“工人天天盯著屏幕,什麼顏色看著最累?”
老周想了想:“普遍說紅色太衝,黃色晃眼,藍色看久了像進手術室。”
“那就避開。”劉好仃在本子上記了一筆,“用暖灰,加一點橙邊提示,既顯眼又不紮眼。”
小陳在旁邊聽著,突然說:“咱們以前總想著係統多先進,現在倒像在做一本‘工人使用說明書’。”
“本來就是。”劉好仃合上本子,“東西再好,用的人不懂,等於擺設。”
老周把舊手套摘下來,放在桌上,油漬在桌麵留下淡淡印子。
“那我這就去找硬件組。”
“去吧。”劉好仃看著白板上的倒計時,“後天中午,咱們再站這兒,一項一項對。”
小陳打開文檔,開始重寫提示語。老周抱著錄音設備出門。劉好仃坐回椅子,把剛才錄的那句“3號櫃電不穩,快看接線頭!”又放了一遍。
窗外,廠裡的吊車緩緩移動,鋼索摩擦發出低沉的吱呀聲。
他按下重播鍵。
聲音再次響起。
這一次,他跟著念了一遍。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