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安靜了幾秒。
“萬一設備科不配合呢?”有人問。
“那就讓他們知道好處在哪。”劉好仃想起老周那天的話,順口說了出來,“‘要真能少返工,值’——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乾這活的人說的。誰的流程能簡化,誰的錯誤能減少,誰就該支持。”
他翻開筆記本,寫下“責任支持雙清單”幾個字:“專班主責推進,但每項任務都標清支持部門和協作方式。比如,設備科提供舊機調試接口,質檢組提供曆史缺陷圖譜,生產班配合抽樣記錄。不讓他們白出力,咱們也記人情。”
老張盯著那張表看了會兒,忽然笑了:“你還真把人家當合作夥伴了。”
“本來就是。”劉好仃合上本子,“咱們不是下命令的,是搭橋的。橋修好了,大家都過得了河。”
小李舉手:“那……我能不能兩邊都參與?”
“可以。”劉好仃點頭,“但隻限信息共享,不兼崗。你先把ai那邊穩住,新項目需要你時再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人員名單呢?”
“現在定兩個。”劉好仃寫上老張的名字,又加上自己,“第三個,等自願報名。誰覺得這事跟自己有關,就來簽個字。”
老張看著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條目,歎了口氣:“你還真是不讓人閒著。”
“閒著才出事。”劉好仃把筆放下,“客戶現在查記錄,是因為我們留了痕。將來他們要查更多,我們得準備好更多證據。這不是趕時髦,是活下去的本事。”
小李低聲說:“可萬一新方向最後走不通呢?”
“那就當沒走。”劉好仃語氣平靜,“但咱們試過了,數據攢下了,人也練出來了。沒虧。”
老張忽然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在第三責任人位置寫下自己的名字,又畫了個圈:“算我一個。反正油條也吃完了,閒著也是閒著。”
幾個人笑了。
劉好仃沒笑,但眼角鬆了。他拿起手機,打開備忘錄,新建一條標題:“新機遇開發計劃·第一階段”。
光標閃了兩下。
他敲下第一行字:
目標節點:三個月內完成可行性驗證。
責任分工:劉、張、待定。
資源調配:現有數據+舊設備+跨組協作。
風險預案:三線並進,主次分明,隨時叫停。
寫完,他抬頭看了眼窗外。陽光正斜斜地切過玻璃堆垛的邊緣,照在質檢台的金屬腳上,反射出一道細長的光斑,像尺子畫出來的線。
他順手把手機倒扣在桌上,屏幕暗下去的瞬間,工裝右兜裡的u盤輕輕碰了下大腿。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