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增加0.4秒。”小李看日誌,“最大延遲0.6秒。”
屋裡安靜了一瞬。
老張先開口:“慢半秒,換三個全對,值。”
劉好仃沒說話,打開白板,拿起紅筆,在“五輪測試完成,平均識彆率68,趨勢向好”下麵,添了一行:
“圖像增強+反例訓練,三圖精測全識彆,響應+0.4s”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退後一步,看了看,又在旁邊畫了個小箭頭,往上一挑。
小李盯著那箭頭,忽然說:“明天能不能加一組?比如,把去年所有漏標圖都跑一遍?”
“不急。”劉好仃搖頭,“今天這三張,是方向驗證。方向對了,才能鋪量。咱們不是衝數量,是衝準頭。”
“可它現在這麼聰明,多跑幾張也沒事吧?”小李不服氣。
“聰明?”劉好仃笑了,“它連自己為啥對都不知道。它隻是按咱們教的路子走。咱們讓它慢點學,它才能走得穩。”
老張忽然抬頭:“我剛想起來,質檢組新來的實習生,昨天拍了五塊報廢玻璃,全是邊緣問題。照片我看了,拍得挺全。”
“拿來。”劉好仃說。
老張掏出手機,連上電腦,傳了五張圖過來。
劉好仃一張張看。四張是明顯裂紋,一張邊緣發暗,像是應力集中區,但看不出裂。
他放大最後一張,調出灰度分析工具。
“這圖……有點意思。”小李湊過來,“對比度太低,但邊緣梯度有異常。”
“拿去跑。”劉好仃把圖拖進測試窗口,“就這一張。”
小李點擊運行。
模型加載,圖像分解,三通道增強,融合,識彆……
進度條走到80,突然卡住兩秒。
然後,紅框緩緩浮現,壓在邊緣暗區。,連續無間斷。
“它標了。”小李聲音低下來,“可……這圖,連我都看不準。”
老張盯著屏幕,伸手要鼠標:“讓我看看原圖。”
劉好仃沒動,調出x光複檢記錄。
五分鐘後,他點頭:“上周複檢確認,這塊玻璃內部有隱性裂,兩天後自爆。”
屋裡又靜了。
小李看著屏幕上的紅框,喃喃道:“它看見了……咱們看不見的。”
老張沒說話,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一行字。
劉好仃關掉測試界麵,把五張新圖全存進“待驗證庫”。
“從明天起,所有新報廢圖,不管拍得清不清,全進預處理流程。”他說,“三通道增強,反例自動歸檔。咱們不靠眼睛,靠流程。”
小李點頭,忽然問:“那……它要是哪天連雜質都標成裂紋呢?”
“那就再教。”劉好仃打開反例包,“錯一次,記一次。問題不是麻煩,是進步的台階。”
下午四點,劉好仃把優化方案整理成簡明步驟,存進u盤。他拔出u盤,塞進工裝內袋,順手摸了摸。
老張收拾包時說:“我明天早點來,帶實習生一起,讓他們拍圖時多拍邊緣。”
“拍是第一步。”劉好仃擰開保溫杯喝了一口,“關鍵是,咱們得讓每一張圖,都有機會被‘看清楚’。”
小李站在電腦前,沒動。他重新打開那張隱性裂的圖,對比原始圖和增強圖。
“你說……”他回頭,“它會不會有一天,比我們看得還準?”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