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寫點啥?”
“你乾了啥,就寫啥。比如‘試了篩選功能,能出名單’。”
老黃坐下,打開電腦,照著昨天的表,一條條往係統裡輸。他打得慢,但一條沒漏。錄到第七條時,係統自動彈出提示:“客戶‘李強’已標記為‘常聲客戶’,曆史備注:慢速出片,邊角加固。”
他愣了一下,喊小李:“這名字哪來的?”
小李過來看了眼:“你沒設標簽類型?係統自動分的。‘常聲客戶’是咱們定的,連續三單有備注的都歸這兒。”
老黃盯著那行字,忽然笑了:“嘿,它自己認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好仃聽見,走過來,也看了眼屏幕。他沒說話,隻把手機拿出來,又拍了張照,發群裡:“常聲客戶首次自動識彆。”
這次群裡回得快。
班組長:“下一步能篩名單了?”
小李:“今晚就能試。”
劉好仃在筆記本上寫下第二行:“6月16日,常聲客戶自動識彆功能驗證通過,篩選邏輯可行。”
他合上本子,抬頭看牆上的鐘:七點零三分。
再過七分鐘,第一班工人進場。
他把本子推到台子中央,筆擱在上麵。
“以後每天七點前,路過就寫一句。”他說,“不寫長的,就寫乾了啥。”
沒人反對。
第三天午休,小李在測試環境裡跑篩選功能。她輸入“常聲客戶”,係統刷出一串名單,共12人。她點開張建軍的詳情,曆史備注全在,最近一次還寫著“下次提前通知,不加急也行”。
她轉頭問老黃:“你說,他要是看見咱們真記住了他的話,會咋想?”
老黃正擰螺絲,頭都沒抬:“能咋想?頂多說句‘這廠還行’。”
“可這就是咱們想聽的。”小李說,“不就是想讓人說句‘還行’嗎?”
劉好仃在旁邊擦桌子,聽見了,沒抬頭:“比‘還行’更難得的,是人家願意再說一遍。”
下午三點,班組長帶回消息:係統組回複了,接口開放要等下周審批,但允許他們先用離線數據做內部測試。
小李立刻動手,把篩選功能導出成pdf,打印了兩份,一份貼在質檢台,一份交給班組長放進排產調度夾。
“現在排產的人也能看見了。”她說。
老黃路過看了眼名單,忽然問:“我能不能改條備注?”
“能。”小李說,“有權限就能改。”
老黃坐下來,找到自己的熟客“陳師傅”,原備注是“包裝結實點”。他刪掉,重打一行:“包裝結實,邊角用雙層膠帶,彆封太緊,拆的時候費勁。”
回車。
係統提示:“標簽更新成功。”
他站起來,沒說話,但嘴角翹了翹。
劉好仃在筆記本上寫第三行:“6月17日,首份常聲客戶名單輸出,標簽可編輯,功能閉環。”
他合上本子,抬頭看窗外。天光正斜照在玻璃堆上,反出一層淡青色的亮。
小李走過來,指著屏幕:“要不要加個功能?比如,客戶備注超過三次,自動標紅?”
劉好仃看著她,搖頭:“先彆加。”
“為啥?”
“現在咱們是聽人說話。”他說,“不是讓人聽係統說話。”
小李愣了下,笑了:“明白了,彆把自己變成機器。”
劉好仃沒笑,隻把筆帽按了回去,哢噠一聲。
他翻開筆記本最後一頁,寫下一行小字:“功能越簡單,越不容易走偏。”
筆尖劃過紙麵,留下一道細長的印。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