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還說,要是有清單,他願意試試看。”
“好。”劉好仃站起來,“下午打印一份帶顏色的,紅黃綠三色標注,放他手邊。”
小李提醒:“彆太多,一頁紙就行。”
“一頁紙,三類重點。”劉好仃說,“紅:安全相關;黃:體驗相關;綠:工藝偏好。一目了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午兩點,老黃手機響了。
他看了一眼,站起來:“趙工回了。”
所有人抬頭。
他點開短信,念出來:“是,我家孫子去年撞破玻璃,眼角縫了五針,現在做家具都要求倒角。”
沒人說話。
老黃把手機放下,看了眼電腦屏幕。係統裡,趙工的名字還亮著,標簽是:“深度觀察安全動因待確認”。
現在,可以改成“已確認”了。
劉好仃拿出本子,翻到新一頁,寫下:“6月19日,首例客戶安全動因確認,建議開發‘兒童友好型’玻璃工藝選項。”寫完,他抬頭,“這不光是個備注,是個方向。”
小李點頭:“咱們現在記下的每一條,以後都可能變成標準。”
老黃忽然說:“我認識另一個客戶,做幼兒園裝修的,去年訂了二十單,全要倒角。我當時還覺得他事兒多。”
“現在呢?”
“現在看,人家早就在防了。”老黃搖頭,“咱們反應慢了。”
劉好仃把本子合上:“慢不怕,現在追就行。”
第二天早會,班組長照常報三句話。
“今天這批貨,張工要求包裝雙層膠帶,但封口鬆一點。”
“王姐的單子,玻璃彆擦太亮,怕反光影響老人看電視。”
“趙工的訂單,斜角磨邊,原因是家裡小孩曾被玻璃劃傷,建議後續同類客戶主動詢問安全需求。”
說完,他收起紙條。
沒人提問。
但老陳主動問:“這‘兒童友好型’是啥?新工藝嗎?”
劉好仃看了眼小李。
小李點頭。
他說:“還沒正式命名,但意思到了。以後凡是提倒角、斜邊、防磕碰的,我們都這麼記。”
老陳“哦”了一聲,把打印的彩色清單壓在鍵盤旁邊,紅色標簽朝上。
中午,小李在係統裡建了個新字段:“安全提示”。她把趙工的案例設為第一條,備注寫:“斜角磨邊,防兒童磕碰,建議推廣至同類客戶。”
保存時,係統彈出提示:“新標簽‘安全提示’已生效,關聯客戶6人,待回訪。”
她截圖,發到四人小群,配文:“第一條,立住了。”
老黃回了個“”。
班組長回:“排產已標記。”
劉好仃沒回表情,而是打開本子,在最後一頁寫下:“6月19日,係統首次實現從數據到洞察的閉環。不是我們聰明,是願意聽,願意記,願意改。”
寫完,他抬頭,看見小李正把一張新的彩色清單遞給夜班交接的同事。
那人接過,順手夾在工作手冊裡,走進車間。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