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係統問題。”老黃搖頭,“是它醒得不夠快。”
劉好仃接過話:“所以問題不在代碼,也不在設備,是在‘信任’。”
班組長抬頭:“信任?”
“對。”劉好仃說,“操作員看到界麵卡住,第一反應是切手動,因為他不信係統能自己恢複。咱們的數據再準,他不信,流程就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李點頭:“就像你說的,‘敢等三秒’才是關鍵。”
“所以咱們現在有兩個坑。”劉好仃合上本子,“一個是震紋,得從冷卻響應上找辦法;另一個是信任,得讓人願意等。”
班組長問:“那現在怎麼辦?流程還按昨天的走嗎?”
“走。”劉好仃說,“但加一條:所有‘安全提示’單,係統未完全加載前,操作台自動鎖死,無法切換手動模式。”
小李眼睛一亮:“物理鎖定?”
“對。”劉好仃說,“不是防人犯錯,是給人底氣——你不用動手,機器會自己醒。”
老黃笑了:“這招狠。人想切都切不了。”
“那就不是靠自覺了。”班組長說,“是靠製度兜住。”
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在“驗證標準”下麵寫下三行字:
1.數據達標是底線
2.手感合格是上限
3.機器未醒,人不動手
他放下筆,回頭問小李:“係統能加這個鎖定功能嗎?”
“能。”小李說,“今晚就能改。”
“那震紋呢?”老黃問,“總不能每次都靠我摸。”
“先靠你。”劉好仃說,“然後咱們把你的手感變成數據。你每次評,我都記,記多了,找規律。哪天係統能摸出你摸出的東西,咱們就真閉環了。”
小李忽然說:“其實……我們可以建個‘手感數據庫’。把老黃每次的評語、對應的工藝參數、顯微圖、觸感數據全存進去,慢慢訓練模型。”
劉好仃看了她一眼:“你終於說到點子上了。”
老黃咧嘴笑了:“合著我這雙手,還能當ai老師?”
“不光是老師。”劉好仃說,“你是咱們的第一傳感器。”
班組長低頭在交接本上寫完新流程,抬頭說:“那今天這會,算是把問題理清了?”
“理清了。”劉好仃說,“問題不在機器,也不在人,是在咱們沒把人和機器綁在一起。”
小李合上電腦,長出一口氣:“感覺像重新學怎麼乾活。”
“不是重新學。”劉好仃說,“是學怎麼一起乾。”
老黃把那三片玻璃收進工具箱,臨走前摸了摸震紋那片,嘀咕了句:“今晚還得陪它睡。”
劉好仃最後檢查了一遍本子,把“感官兼容性”那頁折了個角,塞進胸口口袋。他走到a線控製台前,看溫度曲線平穩走著,綠燈常亮。
他轉身對小李說:“今晚改完鎖定功能,發我測試方案。”
小李點頭。
老黃拍了拍工具箱。
班組長合上交接本,夾在腋下。
劉好仃剛要走,忽然停住,回頭看向投影屏幕。
剛才小李沒關,顯微圖還掛著,震紋在光下像一道極細的裂痕,不規則,卻清晰。
他走回去,伸手點了點那道紋。
指尖傳來一絲幾乎察覺不到的起伏。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