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把最終版圖表導出來,標題打了行字:“手感工藝關聯模型v1.0)”。下麵一行小字:“基於27組實測數據,滯澀感預警準確率91.3。”
她把圖發到工作群,順手拍了張四人圍桌的側影。沒說話,就一個圖,一個標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好仃看著屏幕,沒動。
他知道,這張圖會留在係統裡很久。以後新人來了,打開檔案,第一眼就是這個。他們不會知道老黃當初寫評語時手抖,也不會知道小李改了多少遍表單。但他們能看到,一條手感記錄,怎麼變成了一條係統規則。
老黃低頭看著自己的手,忽然說:“我明天帶雙薄手套來。”
“為啥?”小李問。
“厚的隔著一層,薄的能摸清。”他說,“這事兒得越做越準。”
劉好仃沒說話,隻在本子上寫了句:“經驗不是玄學,是沒被翻譯的數據。”
小李收拾平板,準備去控製室做最後一次數據核對。班組長去生產區檢查夜班交接,臨走前把新流程圖貼在了白板最顯眼的位置。
休息區隻剩劉好仃和老黃。
老黃坐在那兒,沒走,手指在桌麵上輕輕劃著,像在模擬觸感。
“你覺不覺得,”他忽然說,“咱們現在不是在挑毛病,是在教機器認路?”
劉好仃抬頭:“對。它走錯了,咱們不罵它,告訴它哪兒偏了,它下次就記住了。”
“那它要是學不會呢?”
“那就咱們多走幾步。”
老黃點點頭,站起來,把手套摘了,放進工具箱。
劉好仃合上本子,正要起身,小李的平板又響了。
新數據提交。
編號gc028,評語是夜班老張寫的:“表麵順,但左下角有輕微震紋,像指甲輕刮過。”
劉好仃點開顯微圖,放大左下角。
確實有。
他把圖轉給小李,說了句:“加進去。”
小李接過平板,手指在屏幕上滑動,新建數據條目。
係統提示:“數據已歸檔,關聯編號:gc028。”
她抬頭,說:“這下,模型更準了。”
劉好仃看著屏幕,沒說話。
他知道,這數字還會漲。一百條,一千條,總有一天,機器能自己判斷哪塊玻璃“不對勁”。但在那之前,得有人一直摸下去。
老黃走到門口,忽然回頭:“明天我早點來。”
“乾啥?”劉好仃問。
“換模在早班。”他說,“我想盯著頭幾片。”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