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的手指在白板邊緣劃了一下,像是摸過一塊看不見的玻璃。劉好仃把本子合上,夾進工裝內袋,轉身去拿對講機。小李正低頭改ppt,屏幕右下角彈出一條提示:“數據流同步完成,準備對外共享。”
班組長看了眼牆上的鐘,剛想說“明天再推也不遲”,對講機先響了。
“劉好仃,客戶提前到了,十分鐘後進車間。”
聲音乾脆,沒留半點緩衝餘地。
小李手一抖,鼠標點歪,把標題“看不見的手感”誤刪了一半。她趕緊撤回,心跳快了兩拍。班組長把剛擰緊的水杯蓋又擰開,喝了一口,又覺得不對,放下杯子:“說好下周來的,這算哪出?”
劉好仃把對講機彆回腰上,“來都來了,總不能讓人看空廠房。”
他轉頭看老黃:“準備好了嗎?”
老黃沒說話,隻把手套從盒裡拿出來,攤在檢測台上,和昨天拍照片時擺的一模一樣。位置、角度,連指尖朝向都沒變。
“行,”劉好仃點頭,“就按昨晚試的那套來,不加不減。”
小李飛快保存文件,導出最終版pdf,順手把二維碼生成鏈接發到群裡。班組長抄起打印好的樣張,三張一疊,整整齊齊碼在文件夾裡。老黃站在原地,盯著那雙手套,像在等它們自己動起來。
十分鐘後,客戶代表跟著廠務進了車間。是個戴眼鏡的中年人,走路快,問題也快。
“聽說你們搞了個‘手感係統’?”他一開口就直奔主題,“老師傅摸玻璃,機器跟著學?這玩意兒能當真?”
沒人搶答。劉好仃看了眼老黃,老黃低頭,但沒退。
“您要不信,現在就能試。”劉好仃走到檢測台前,“請挑三片剛下線的,我們現場測。”
客戶挑眉:“怎麼測?”
“盲測。”劉好仃說,“老黃不看編號,不看參數,隻用手摸。摸完,係統調出它自己的判斷,您看像不像。”
客戶笑了下:“萬一你們串通好了呢?”
小李立刻打開後台日誌:“所有數據實時上鏈,不可篡改。您現在掃碼,就能看全過程記錄。”
她把平板遞過去,屏幕上跳出血紅的二維碼。
客戶盯著看了兩秒,掏出手機,掃。
等了幾秒,數據沒刷出來。
網絡卡了。
小李心裡咯噔一下,手指飛快點開診斷工具。班組長悄悄站到她身後,屏住呼吸。老黃的手指微微蜷了下,又鬆開。
劉好仃沒動,隻說:“等五秒。”
三秒後,數據流衝上來,良率曲線開始跳動,報警點一閃一閃,像心跳。
客戶盯著屏幕,眉頭鬆了:“還真在動。”
“不隻是動。”小李調出剛才那三片玻璃的記錄,“您挑的這三片,係統在十分鐘前就標記了‘潛在震紋’,預警等級b級。”
劉好仃請老黃上場。
老黃戴上手套,一片一片摸。動作慢,但穩。摸完第一片,他說:“右上角有拖拽感,像砂紙擦過。”
係統彈出提示:“gc007,預警:右上角應力集中,建議複檢。”
第二片,他說:“中間發澀,冷卻不均。”
係統:“gc008,冷卻斜率異常,滯澀風險。”
第三片,他摸得最久,最後說:“這片……表麵平,但底下有震,像水底的石頭。”
係統沉默兩秒,彈出紅色警報:“gc009,內部微震紋,建議剔除。”
客戶盯著屏幕,又看向老黃:“你……真沒看過數據?”
老黃搖頭:“我隻摸。”
客戶沒再說話,低頭看自己手機——那張帶二維碼的看板,他已經收藏了。
接下來,劉好仃帶他走到培訓角。牆上貼著“手感識彆三階訓練法”,下麵是打卡表,密密麻麻簽了名字。
“我們不指望人人都成老黃。”劉好仃說,“但知道‘不對勁’,就能早點喊停。”
班組長打開“預備隊”群,翻出昨天的打卡記錄:小王上傳了五段盲測視頻,附了自評。老黃在下麵回了兩個字:“接近。”
客戶問:“他學了多久?”
“三周。”班組長說,“現在識彆準確率八成以上。”
小李調出對比圖:老黃的數據曲線和小王的並排顯示,重合度越來越高。
客戶終於點頭:“有點意思。”
臨走前,他站在控製台前,看著大屏上跳動的數字,忽然問:“這套東西,能在彆的線複製嗎?”
劉好仃沒急著答。他看向老黃。
老黃深吸一口氣,說:“我……我帶徒弟。每天教,每天練。手不會騙人,但得有人肯學。”
客戶笑了下,這次是真笑:“行,我記住了。”
人一走,小李癱在椅子上:“我的天,我以為網崩了就完了。”
班組長拍她肩:“你還行,沒手抖。”
老黃慢慢摘下手套,放在檢測台上,像完成一場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