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把合賬本塞進抽屜的時候,小李正站在門口刷手機。
“劉師傅,行政部剛發通知,體檢報告出來了,咱們都正常。”
“哦。”劉好仃沒抬頭,順手把筆帽扣上,“那正好,彆歇著了。”
小李一愣:“還乾?客戶不是都簽了?”
“簽了是結果,不是終點。”劉好仃拉開抽屜又拿出來,翻到最新一頁,“你看這三句反饋,都是一個意思——‘係統穩,但參數調起來費勁’。”
他用筆尖點著紙麵:“這話要是隨便一聽,就過去了。可咱們剛推出去的東西,不能讓它自己走,得跟著走。”
老黃從檢測台那邊走過來,手裡還捏著一塊玻璃邊角料:“你還想咋跟?又不是賣保險,天天上門問人好不好?”
“不是問好不好,是聽有沒有動靜。”劉好仃把本子合上,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在“東莞”那個圈旁邊畫了個耳朵,“咱們現在,得學會聽風。”
班組長換完工裝進來,聽見這話直笑:“聽風?你這是要改行當氣象員?”
“市場就是天氣。”劉好仃不動聲色,“晴天你敢曬被子,陰天就得收衣服。客戶一句話,行業一個動向,都是風。聽不到,就被淋透。”
小李撓頭:“可咱們也沒渠道啊,總不能挨個打電話問人家用得爽不爽吧?”
“不打電話。”劉好仃把筆放下,“你每天把客服係統裡的谘詢記錄導一遍,挑出跟咱們係統有關的,記下來。彆管多小的事,卡了一下,點錯一次,都算。”
他轉頭看老黃:“你常在供應商群裡混,消息靈。以後不光看價格,也留意誰在問接口、調協議,誰突然推新方案,記下來。”
老黃皺眉:“這算打小報告?”
“是打前哨。”劉好仃說,“咱們不是盯著人,是看路有沒有變。”
班組長聽完,點點頭:“行,我讓一線裝機的兄弟,每回裝完多聊兩句,客戶怎麼設參數,有沒有改習慣,也往上報。”
“三個人,三條線。”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三條橫線,“信息不歸一個人,也不歸一個口。誰聽見都算數,誰也不能當耳旁風。”
小李嘀咕:“搞這麼複雜,真有必要?”
“有。”劉好仃指了指東莞那個圈,“貼上去容易,守得住難。現在咱們是新規矩的製定者,可彆人學得快。一不留神,咱們就成了老黃曆。”
老黃把邊角料往桌上一放:“那你說,現在就有風了?”
“還沒成型。”劉好仃翻開本子,“但風前總有動靜。就像裂紋,最初也就一道白線,你不盯,它就爬滿整塊玻璃。”
三天後,小李抱著平板過來,眉頭擰成疙瘩。
“劉師傅,我按你說的,把客戶問的七條問題理了一遍。都是小事兒,比如‘參數能不能預設幾套’‘切換界麵能不能快點’,還有人說‘報警聲音能不能換一個’。”
“沒說係統不行?”
“沒。”小李搖頭,“都說穩,就是用起來不夠順手。”
劉好仃把七條一條條抄上白板,刪掉“我覺得”“有點”這類詞,隻留事實:
“無法預設參數模板”
“界麵切換延遲一次”
“報警音不可更換”
寫完,他退後兩步:“聽著像小毛病,可集中起來,就是一句話——‘你們的東西太死板’。”
老黃這時候也來了,手裡捏著一張打印紙:“我那邊也有消息。宏遠光電上周調了三次咱們同類設備的接口文檔,還問了遠程調試權限。”
班組長接著說:“我也問了裝機的兄弟,有兩家老客戶最近在打聽彆的方案,說是‘看看有沒有更靈活的’。”
劉好仃沒說話,走到白板前,把老黃和班組長說的也寫上去。
六條信息排成兩列,左邊是客戶反饋,右邊是外部動向。
他看了一會兒,忽然問:“宏遠推新係統,上次是什麼時候?”
“半年前。”老黃說,“就改了個界麵顏色,宣傳說是‘智能升級’。”
“這次不一樣。”劉好仃指著“接口文檔”那條,“調一次是好奇,調三次是準備動手。”
小李反應過來:“你是說,他們要推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