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到記錄本最後一頁,找到之前寫的“響應延遲”備注,用筆劃去,旁邊寫下:“0.8秒,可接受。”
小李伸了個懶腰:“這回客戶開機,估計連皺眉的機會都沒有。”
“他們不是皺眉。”劉好仃說,“是趕時間。我們快一秒,他們就能多出一塊板。”
老黃合上工具箱:“接下來是不是該試生產了?”
“不急。”劉好仃盯著屏幕,“今天的數據要再跑一遍驗證,明天早上七點,再來一輪。”
“還要來?”新人甲有點驚訝。
“一次成,不算成。”劉好仃說,“得讓它次次都行。”
老黃點點頭:“也是,機器這東西,不怕一次靈,就怕次次不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李看了眼係統時間:“七點二十八分,我得去交接班了。”
“去吧。”劉好仃說,“數據都傳到共享平台了?”
“傳了,備份兩份,新人甲剛確認過。”
“我也走了。”老黃提起工具包,“明早我提前半小時來,看看啟動狀態。”
新人甲收拾好筆記本:“我回去把補償模型再優化一下,加個環境溫度自動識彆。”
“去吧。”劉好仃說,“明天早點來。”
人陸續離開,控製室安靜下來。設備運行聲低沉平穩,屏幕上各項指標穩定在綠色區間。劉好仃沒動,手裡捏著記錄本,一頁頁翻著測試數據。
牆上的鐘指向七點三十五分。他起身走到主控台前,重新調出三號爐的實時監控畫麵。爐體內部溫度分布圖呈均勻漸變色,像一塊被熨平的布。
他點開日誌記錄,找到第一次重啟的時間節點,放大響應曲線。從指令發出到加熱啟動,間隔0.8秒,波動極小。
“比自己快了。”他低聲說。
桌上的對講機忽然響了一聲,是生產調度的呼叫:“三號爐,測試結束了嗎?八點十五的排產還能按時嗎?”
“能。”劉好仃按下通話鍵,“七點四十五前交爐。”
“好,我記下了。”
他鬆開按鍵,目光回到屏幕。係統提示:動態校準模塊運行正常,內存占用已降至五成三。
他翻開記錄本,在“明日計劃”欄寫下:“七點前到崗,觀察二次啟動表現,重點關注底部溫升趨勢。”
寫完,他合上本子,輕輕放在台麵右側。左邊還放著那份打印稿,邊角微微卷起,口袋裡那支筆也還在。
他坐回椅子,調整了一下坐姿,雙手搭在膝蓋上,眼睛沒離開屏幕。
七點四十七分,係統自動進入待產模式。所有測試模塊轉入後台休眠,僅保留基礎監控。
劉好仃沒動。他盯著溫度曲線,看它平穩地滑行在安全區間內。
八點整,生產調度發來消息:“三號爐已接入排產係統,第一單開始預熱。”
他回複:“收到。”
然後重新調出動態校準的日誌文件,開始逐行檢查采樣間隔。
新人甲發來一條消息:“補償模型更新版已上傳,加了溫濕度自動識彆。”
他回了個“好”字。
老黃也發了條語音:“明早我帶小張一起,把探頭固定方式改一下,減少信號延遲。”
他聽了,點了回複,卻沒說話,隻打了個“嗯”。
小李最後發了張截圖:共享平台的數據看板已自動生成今日測試報告,標題寫著“響應延遲優化初測結果”。
劉好仃放大那張曲線圖,看了很久。
屏幕右下角,溫度曲線微微上揚,像一條緩緩抬起的手臂。
他伸手,點了點“打印”按鈕。
打印機嗡地響起來。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