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劉好仃立即切換窗口,“把近三年的投訴記錄再跑一遍分析,特彆是那些反複出現的小毛病。這次不僅要治已病,還得防未病。”
李工猶豫了一下:“現在數據看著挺好,是不是可以對外說一聲?比如發個內部通報,讓大家知道咱們搞成了?”
小周立馬舉手支持:“我覺得行!還可以拍個小視頻,講講咱們怎麼用‘土係統’打贏高科技戰役。”
劉好仃沒接話,反而打開了動態修訂日誌。他往下翻了幾頁,停在三天前的最後一行記錄上。
“你們記得咱們第一版參數發布那天嗎?”他問,“也是這麼多人圍著電腦,都說‘總算搞定了’。”
“然後第二天就來了個加急單,打亂全部節奏。”老趙苦笑。
“所以啊,”劉好仃輕聲說,“一件事做完不叫成,做成還不散架,才算真站住了腳。”
他重新回到評估表頁麵,指著最後一列:“連續三周,四項指標全在線。這不是運氣,是咱們把碎片拚成了網。但現在還不是收網的時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他在日誌末尾敲下一段話:
“截至5月24日,優化策略運行穩定,關鍵指標持續達標,建議啟動成果固化籌備工作。備注:穩定非終點,而是新基準線。”
按下回車後,他抬頭看向三人:“接下來,我們要把這套做法變成‘標準動作包’,不管誰接手,都能照著做,不出錯。”
小周忍不住問:“那以後是不是就輕鬆了?”
“不會。”劉好仃搖頭,“隻會更忙。因為這次咱們不隻是解決問題,還要教會彆人怎麼自己解決問題。”
李工若有所思:“你是想把它變成培訓教材?”
“不止。”劉好仃打開廠內知識庫界麵,“我要把整個流程拆解成七個步驟,配上案例和常見坑。以後新人入職,第一課就是看這個。”
老趙點頭:“要是早幾年有這東西,咱們也不會重複踩那麼多雷。”
“那就從現在開始補。”劉好仃說著,把“成果固化方案”加入任務看板,設為高優先級,“下周例會前,每人交一條最該寫進手冊的經驗。不用長,一句話就行。”
小周笑嘻嘻地說:“我的我想好了——‘彆等火燒起來才找水龍頭’。”
李工也跟著接:“‘參數可以調,但規矩不能繞。’”
老趙沉吟片刻:“‘客戶的每一次抱怨,都是給我們遞圖紙的人。’”
劉好仃聽著,一個個記下來,最後加上自己的那句:“改變很難,但比難更可怕的是,以為一切正常。”
他關掉編輯框,將監控頁麵固定在主屏中央。曲線依舊平穩,訂單流持續滾動,係統沒有報警,也沒有歡呼。
他把椅子往前拉了半尺,雙手放回鍵盤兩側。
窗外陽光斜照進來,落在未關的電腦邊上。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