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時後,第一輪數據出來了。
a型材料在模擬濕熱環境中四十八小時後,邊緣開始起泡,剖麵檢查發現內部已有微小分層現象;b型雖然外形完整,但在高壓衝洗測試中出現了輕微滲水痕跡,顯微鏡下能看到膠體與玻璃接觸處有細微剝離。
劉好仃站在觀察窗前,看著第二輪加壓測試正在進行。水流撞擊在玻璃接縫處,像小錘子一下下敲著人的神經。
“不行。”老陳站在他旁邊搖頭,“客戶那邊要求至少半年不出問題,這材料頂多撐三個月,尤其在天天衝水的地方。”
“問題是,我們現在沒彆的選擇。”劉好仃盯著屏幕上的壓力曲線,“原廠不發貨,備用料又不達標,等於兩條腿都絆住了。”
王姐這時走進來,手裡拿著打印出來的客戶谘詢彙總:“今天又有六條類似提問,三個來自食品廠,兩個醫藥倉儲,還有一個是電子封裝車間。他們都明確說了,現有產品用不到半年就得換。”
“說明需求是真的。”劉好仃點頭,“可我們拿不出解決方案,就不能回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要不然……先推一款加強版密封工藝?”王姐試探著問,“不換材料,就在施工環節多加一道處理?”
“糊弄人不行。”劉好仃搖頭,“以前誰家窗戶漏風,打點玻璃膠就覺得好了,結果三個月又漏。我們現在是奔著長期口碑去的,不能走回頭路。”
他說完,轉身在白板上寫下幾個字:“缺材料,怎麼辦?”
然後自答:“要麼找到靠譜替代品,要麼從結構上想辦法繞過去。”
老陳忽然抬頭:“等等,我記得去年有個客戶訂過非標窗,他們自己換了進口膠條,後來反饋說用了快一年都沒事。訂單編號我還能查到。”
“趕緊找。”劉好仃眼睛一亮,“要是有人已經驗證過可行方案,我們就不用從零開始了。”
老陳立刻回工位翻檔案。劉好仃則坐回電腦前,新建了一個表格,標題是《應急材料評估記錄表》,下麵列了四項:形變表現、密封穩定性、抗衝擊能力、預期壽命。
a型和b型的數據填進去後,兩項都卡在“預期壽命”這一欄上。
“差就差在這兒。”他指著屏幕對剛回來的老周說,“不是做不出來,是活得不夠長。”
老周擦了擦臉上的汗:“要不再試試彆的廠家?深圳周邊總還有做特種密封的吧。”
“聯係方式我都查過了,八成失聯,剩下的報價翻倍,交期一個月起步。”劉好仃歎了口氣,“我們現在最缺的不是錢,是時間。”
話音剛落,老陳抱著一疊資料快步走來:“找到了!去年七月,東莞一家醫療器械廠定製過十套防潮窗,他們自行提供了膠條型號,叫‘ht800’,配套使用了一種雙層過渡層結構,售後記錄顯示至今無故障。”
“ht800?”劉好仃迅速記下,“有技術參數嗎?”
“有,我打印出來了。”老陳遞過一張紙,“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材料現在還在產,官網顯示有現貨。”
劉好仃接過紙掃了一眼,呼吸微微加快。耐溫一百二十度,濕熱老化測試達五百小時無明顯衰減,抗蒸汽剝離性能標注為“優異”。
“這個可以試。”他說,“馬上聯係廠家,先買一小批樣品,同時讓實驗室準備匹配它的粘接工藝測試。”
王姐立刻掏出手機:“我這就下單,加急配送。”
“彆光靠配送。”劉好仃補充,“還是那句話——時間不等人。老周,明天一早再去一趟,親自取回來,順便問問他們有沒有現成的應用案例。”
老周點頭:“明白,這次不光拍照,我還錄視頻。”
劉好仃回到座位,把新信息補進進度表,在“材料供應”旁劃掉紅三角,改成一個問號,後麵寫上:“ht800是否適配現有結構?待驗證。”
他剛保存完文檔,手機震動了一下。
低頭一看,是係統推送的新留言。
“您好,請問貴司能否提供一種能在高溫蒸汽環境下連續使用六個月以上的密封窗?我們車間目前每周都要檢修一次漏水問題,非常影響生產。”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