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把抽屜關上時,筆袋滑了出來,在桌角磕出一聲輕響。他沒彎腰撿,反而盯著顯示器邊框上那張寫著“真實>速度”的便簽看了兩秒,然後伸手把它揭下來,翻了個麵,用紅筆寫下:“讓客戶自己比。”
王芳正低頭整理上午的來電記錄,聽見動靜抬頭:“劉師傅,剛有個社區物業主任打來,問我們有沒有應對深南那邊的新動作。”
“你怎麼說的?”
“我說我們正在優化服務流程,具體方案這兩天會發過去。”她頓了頓,“他語氣有點猶豫,好像已經收到對方的推廣資料了。”
趙磊從電腦前抬起頭:“我們不能再等了。他們價格低,宣傳猛,再拖下去,第一批試點可能就被搶走了。”
孫雯抱著攝像機路過,順口接道:“可咱們的優勢不是快,是踏實。要是也跟著喊口號、搞促銷,不就變成他們了嗎?”
辦公室安靜了一瞬。
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在“客戶認知維護”那一欄下麵畫了三條橫線。“既然大家擔心客戶被帶偏,那我們就幫他們看清區彆。不罵人,不降價,隻做三件事——價格有彈性,服務提一檔,話說得更透。”
王芳皺眉:“可你說不打價格戰……”
“不是降價,是靈活。”他轉身麵對三人,“對普通散客,價格不動。但如果是養老院或大型社區批量采購,我們可以在合同裡寫明:單價下調五個點,換一個條件——他們允許我們在公共區域安裝數據展示屏,實時播放設備運行狀態。”
趙磊眼睛一亮:“等於他們省了錢,我們得了曝光?”
“還不止。”劉好仃點頭,“屏幕上每天更新一條真實數據,比如‘昨夜平均響應時間0.8秒’‘本周主動預警3次’。誰看了都知道,這不是廣告詞,是活出來的成績。”
孫雯笑出聲:“這招狠啊,等於借他們的牆,講我們的故事。”
“那就這麼定。”劉好仃在白板上寫下“有限讓利+增值服務捆綁”,又補了一句,“同時,所有新簽客戶,無論大小,都送三個月遠程診斷服務包。不是試用,是實打實送。讓他們知道,便宜不是競爭力,省心才是。”
王芳翻開筆記本開始列清單:“我可以馬上擬一份服務承諾書,把響應時效、故障處理流程、對接人信息全寫進去,一頁紙,清楚明白。”
“好。”劉好仃說,“但彆寫得太完美。比如說維修時限,就寫‘城區兩小時內到場’,不說‘隨時響應’。做不到的話,寧可少說。”
趙磊突然開口:“我建議把後台數據也動起來。現在每天都有谘詢電話,問題五花八門,光靠記在本子上容易漏。”
“你有想法?”
“做個共享表格。”他調出電腦界麵,“按來電時間、客戶身份、關注點、是否提到競品、情緒傾向這五項錄入。每天早會前更新,誰都能看。這樣我們能第一時間發現風向變化。”
王芳湊過去看了看:“比如突然很多人問‘你們燈會不會誤亮’,我們就知道對手開始打技術牌了。”
“對。”趙磊點頭,“而且還能反向指導宣傳。孫雯剪視頻的時候,就知道該突出哪類案例。”
孫雯已經打開手機相冊:“我昨天跟老張家兒子聊完,他答應讓我們拍一段日常使用片段。孩子半夜起床上廁所,燈亮了,他自己笑了,說‘原來燈也知道我要來’。這種話,比啥都管用。”
劉好仃聽著,慢慢笑了:“那就每周剪一期《用戶之聲》,不加濾鏡,不配音樂,就放原聲原畫。內部用來培訓,對外發到小程序和官網首頁。”
“可……”王芳遲疑了一下,“我們要不要考慮刪掉那些不太好看的片段?比如李阿姨家那次誤觸發,鏡頭裡她還嚇了一跳。”
“就留著。”劉好仃搖頭,“我們不是賣神仙產品,是賣能解決問題的工具。問題來了怎麼修,比從來沒出過問題更值得說。”
他走回座位,抽出一張新紙,開始畫宣傳頁的結構:“第一塊,坦白曾經發生過什麼;第二塊,展示我們怎麼查、怎麼改;第三塊,放用戶原話或手寫反饋。三段式,清清楚楚。”
孫雯眼睛亮了:“我認識一個做平麵的朋友,可以幫忙排版,風格走樸素路線,像家常筆記那種。”
“行。”劉好仃點頭,“另外,在官網加個‘透明日誌’專欄。每天自動推送一條匿名化運行數據,比如‘今日全國設備喚醒次數:4.2次戶’‘夜間最長待機時長:6小時17分鐘’。不用多,一條就夠了,持續發,慢慢建立信任。”
趙磊敲著鍵盤模擬界麵:“我能寫個小程序,自動生成當日摘要,連發布時間都固定在早上八點,形成習慣。”
“很好。”劉好仃看著他,“記住,我們不怕暴露短板,怕的是藏著掖著。客戶要的不是完美,是安心。”
王芳忽然想起什麼:“那如果有人拿我們的故障記錄去斷章取義呢?比如隻截‘燈光誤觸發’那一句,發網上說我們產品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辦公室安靜了一瞬。
劉好仃沉了幾秒,然後說:“那就讓他們截。但我們把完整的解決過程也掛上去。誰想看,都能看到我們什麼時候發現的、怎麼排查的、多久修好的。真相比謠言跑得慢,是因為我們總想遮著掩著。這次,我們讓它跑在前麵。”
孫雯輕聲說:“我明天就去李阿姨家拍。她說最近晚上喝水次數多了,燈每次都亮得剛剛好,還特意寫了張紙條貼冰箱上,說‘謝謝小燈’。”
“拍下來。”劉好仃說,“就拍她貼紙條的樣子,不用說話,也不用看鏡頭。”
王芳合上筆記本:“服務承諾書我今晚趕出來,明早發您過目。”
“不急。”劉好仃擺手,“先讓趙磊把數據表搭起來,孫雯把第一期視頻素材采回來。我們帶著東西說話,才有底氣。”
趙磊已經開始建表格,屏幕上跳出第一個字段:“谘詢來源”。他輸入“南山某養老中心”,接著填下一條:“關注點——感應靈敏度對比”。
孫雯調試著攝像機鏡頭,對著窗外一閃而過的雲影按下錄製鍵。
王芳起身去打印最新版客戶名單,經過劉好仃桌邊時,看見他又在便簽上寫字。她瞥了一眼,是四個字:看得見,摸得著。
夕陽斜照進來,落在顯示器上,“透明日誌”頁麵剛保存成功,係統提示音輕輕響起。
劉好仃沒動,手指懸在鍵盤上方,正準備輸入第一條公開數據。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