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喜歡被記住。”劉好仃說,“哪怕是一盞燈記得他幾點睡覺。”
趙磊聽著,默默打開後台模板,在推送係統裡新增了一個“生活片段生成器”。他設了幾個關鍵詞:安靜、溫暖、規律、陪伴,讓係統從數據中提取對應時刻,自動生成一句人話。
第一條預覽寫著:“本周最安寧的夜晚,是周三。您整夜未醒,窗邊的光一直很輕。”
“這不像報告,”王芳笑了,“像家書。”
測試區的燈忽閃了一下。
所有人回頭。
趙磊立刻查監控,發現是備用電源切換時的小波動,不影響主係統。“虛驚一場。”他說。
“不過提醒我了。”劉好仃走到工控台前,拿起最終版固件u盤,“咱們得再跑一輪完整壓力測試,確保每個環節都經得起折騰。”
“現在?”孫雯問。
“現在。”他說,“明天就要推上線,今晚必須閉環。”
新一輪測試啟動。
模擬場景切換成“早晚高峰動線”:清晨起床、洗漱、廚房活動、出門;晚上回家、換鞋、看電視、就寢。係統要在十二小時內連續捕捉二十多個動作節點,全程無乾預運行。
前八小時順利。
第九小時,廚房區域的壓力墊突然中斷信號。
趙磊迅速排查,發現是線路老化導致接觸不良。他換了根新線,重啟傳感器,數據恢複。
“小問題。”王芳鬆了口氣。
“可上線後沒有‘換根線’的機會。”劉好仃說,“咱們得確保每一個零件,都能扛住三個月不斷電。”
孫雯提議:“要不要給所有試點家庭配個簡易檢修包?就幾顆螺絲、一根備用線,印上二維碼,掃碼看視頻教程。”
“好主意。”王芳記下,“還能讓家屬參與進來,不是光等著我們修。”
最後一小時,係統進入深度學習模式,嘗試預測用戶下一步動作。第一次預測成功:人在沙發起身前兩秒,燈光已開始緩升。
“它學會猜了。”孫雯輕聲說。
“不是猜。”趙磊糾正,“是學會了看規律。”
淩晨四點十七分,測試結束。
屏幕彈出總結報告:總運行時間72小時03分,故障中斷0次,數據完整率99.8,係統評分:a級推薦發布。
趙磊靠在椅子上,閉眼三秒,再睜眼時,第一件事是保存日誌。
孫雯把最終版《居家節律報告》樣本打印出來,封麵那句“感謝您允許我們慢慢了解您”她特意選了暖灰色字體,不刺眼,像清晨的霧。
王芳核對著首批五戶名單,手指停在最後一個名字上——陳伯,獨居,兒子在東莞上班,每周通電話兩次。
她輕聲說:“這次,咱們真的準備好了。”
劉好仃站在測試區中央,看著牆上模擬窗戶裡的智能玻璃緩緩變色,從深灰過渡到淺透,像天一點點亮起來。
他拿起筆,在驗收單“響應延遲”一欄畫了刪除線,寫下兩個字:合格。
趙磊站起身,將最終固件包上傳至內部服務器,輸入發布密碼。
進度條開始加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百分之三……
孫雯把手機架在測試台上方,準備錄一段首發演示視頻。
王芳打開客服後台,切換到待命狀態。
劉好仃喝了口涼茶,走到窗邊。
外頭天還沒亮,廠區安靜,隻有測試區這一層燈火通明。
他回頭看了眼屏幕,進度停留在百分之四十七。
然後他對趙磊說:“等發布完了,第一件事是什麼?”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