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時引起轟動的案子變得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少,直到案發的12年後,也就是2008年6月19日。
一名高度疑似凶手的人出現在了網上,一知名論壇中一名叫“黑彌撒”的用戶發帖,詳細講述了自己對南大碎屍案的看法,詳細到什麼程度?
讓人毛骨悚然!
......
關於南大碎屍案的一點想法。
聲明,我不是警察,之所以又談起這樁懸了十幾年的無頭案,完全是出於個人對這起案件的一點興趣。
之前也看過網上關於該案件的一些討論,但說實話,其中大多是在講故事,基本沒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我也隻能憑借自己的猜測胡寫的一些看法,目的和大多數人一樣,都希望真凶早日歸案,被害人的冤魂能早日得到安息,也歡迎各位一起來討論。
目前來看,網上爭論最多的,無非是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者說,從事什麼職業?
有醫生說、屠夫說、廚師說等,理由不外乎“刀功精湛”。
對於嫌疑人的職業,我先不談自己的觀點,單就目前所知的情況,被害人的屍體被切成一千多片後經烹煮過,並被整齊地疊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齊地疊好。
可見嫌疑人很強的心理素質,同時可能懂得醫學知識。
如此看來,嫌疑的文化程度較高,應當受過高等教育,至少其個人素質要高於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
試想,一個隻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憑什麼能吸引一個在校女大學生的注意?
且又有什麼能力做到殺人後冷靜地分屍?
所以我認為,嫌疑人是屠夫、廚師和鍋爐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為這幾種職業的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及素質普遍不高;
至於醫生,隻能說有可能性,因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指向性證據。
但實際問題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真的與職業有關嗎?
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嫌疑人所從事的職業根本與“切肉”無關但他又有這方麵的知識。
比方說,利用業餘時間自習解剖學,港城電影《羔羊醫生》很多人都看過吧?
電影的情節就取材於曾經發生的雨夜碎屍案,其案犯林過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個人認為,這種假設的可能性比較大。
下來就是嫌疑人是怎樣把被害人殺害並分屍的呢?
是在街上偶遇被害人並將其強行帶回住所再實施作案?
不可能。
因為這種情況,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間並不熟悉,被害人必然會激烈反抗,即便是成功將其帶回住所,殺人後再分屍,也沒有必要將屍體切成一千多片,甚至內臟和衣物都整齊地疊放好。
或者說,沒有一種原因會導致嫌疑人這樣做,所以,偶遇的說法基本可以排除。
既然不是偶遇,那麼嫌疑人與被害人之間應當是熟悉的,至少是認識的。
是什麼能夠使兩人認識並熟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