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殿內形勢急轉直下。
方才還因賬冊內容而心神激蕩的徽宗,此刻麵對兩位權臣聲淚俱下的“哭諫”,以及“勾結反賊”的致命指控,又開始陷入劇烈的動搖之中。
他看看跪在地上,聲淚俱下的蔡京、高俅。
他們是跟隨自己多年,為自己打造了這片“盛世”的肱股之臣。
他又看看神色堅毅,昂然挺立的周邦彥,以及那本攤在案上,散發著不祥氣息的賬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究竟誰是忠,誰是奸?
他的大腦如同被無數根鋼針攪動,頭痛欲裂,難以決斷。
就在他腦中翻騰攪擾,幾乎要被這巨大的壓力壓垮之際,他的視線,鬼使神差地,越過了眼前爭執的眾人,落在了禦案的另一角。
那裡,靜靜地放著李師師留下的那份“改期文牒”。
文牒旁,是她特意留下的、他親手拆開的七寶玲瓏簪,以及那隻底部刻著字的白瓷茶盞。
而最醒目的,卻是那被文牒壓住一角,在燭光下反射出柔和微光的,李師師腕間那隻古樸的銀鐲的幻影。
那銀鐲,他曾無數次在她皓腕上見過。
卻從未如此刻般,感受到它所蘊含的,那種沉重而決絕的意味。
它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李師師冒死遞出這份文牒,絕非輕率的兒戲,更非惡意的誣陷。
那不是一個柔弱歌姬的懇求,而是一個深藏著巨大秘密的女子,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發出的最後警示。
那銀鐲上雕刻的“並蒂蓮”紋路,是如此的熟悉……
熟悉得讓他心頭猛地一顫。
那紋路,與他記憶深處,早已薨逝的、他最珍愛的賢妃林若薇的遺物,那隻他親手為她戴上的銀鐲,竟有著驚人的一致!
賢妃……
李師師……
銀鐲……
這念頭像一道閃電,瞬間劈開了他混亂的思緒,帶來一絲詭異而刺骨的清明。
李師師冒死送來的警示。
周邦彥拚命呈上的鐵證。
與眼前兩位“忠臣”的逼宮。
在這一刻,形成了鮮明而荒謬的對比。
誰是忠?
誰是奸?
答案,似乎就在那銀鐲的微光中,漸漸清晰起來。
就在徽宗眼中的迷茫逐漸被一絲冰冷的決斷所取代,殿內氣氛劍拔弩張到極點之際。
殿外,突然傳來一陣細密而急促的甲胄摩擦聲。
以及整齊劃一、仿佛踏在人心上的沉重腳步聲。
緊接著,一名禁軍將領,身披明光重甲,手按腰間佩刀,大步流星地闖了進來,甲葉碰撞,發出“鏗鏘”之聲。
“啟稟陛下!”
那將領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如鐘。
“太尉高大人有令,為護衛陛下聖安,防有奸人作亂,末將已奉命調集殿前司精銳禁軍三千,將艮嶽內外,合圍得水泄不通!”
“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此言一出,周邦彥心中猛地一沉。
高俅,動手了!
這不是護駕。
這是兵諫!
是逼宮!
喜歡公子,請喝茶請大家收藏:()公子,請喝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